[发明专利]一种人源性肝硬化ECM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6895.9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6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祯祯;陈娟;许红梅;张明满;符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生物支架 肝硬化 人源性 组织学检测 肝纤维化 强力振荡 生物研究 细胞残留 组织支架 无细胞 清洗 提示 发现 成功 研究 | ||
本发明属于生物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性肝硬化ECM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采用强力振荡+充分清洗的策略,成功制备无细胞的肝纤维化组织支架,利用DNA及组织学检测均提示无DNA及细胞残留,符合生物支架的制备要求,是一种全新的人源性肝硬化ECM生物支架制备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性肝硬化ECM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由组织细胞分泌形成,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collagen)、弹性蛋白(Elastin)、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PGs)以及糖蛋白(glyconproteins)等。细胞外基质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在维持组织形态、诱导组织细胞粘附生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如此,细胞外基质ECM通过分泌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GF-bet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Wnt信号蛋白等多种信号分子调节ECM的支架结构,参与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胚胎发育,维护组织器官生理功能。ECM成分改变及结构失衡与疾病发生息息相关,当胶原蛋白在组织大量沉积时导致组织硬度增加,进而促进组织纤维化发生;当ECM的量与质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生长于其中的组织细胞在表型及功能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在正常及疾病状态下,ECM成分、细胞表型变化均表现出较大差异。对于疾病状态下ECM及组织细胞的变化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控制提供依据。
细胞外基质生物支架(Extra Cellular Matrix bio-Scaffold,ECM bio-Scaffold)是利用理化的方法去除组织原有细胞,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及组织支架结构。ECM生物支架组织在胞培养、组织再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ECM生物支架能最大限度的模拟细胞在体内的微环境,并能与细胞相互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培养皿培养细胞,利用ECM生物支架作为培养平台对组织细胞进行立体培养能够更好的模拟组织细胞在体内的形态及功能,是良好的体外研究平台。已有不少研究小组通过对ECM支架进行修饰改造后植入动物体内,以期达到组织再生及功能替代的作用。
表1:立体培养与平面培养在细胞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及其机制
ECM生物支架制备的原理在于最大限度的原组去除组织结构中的细胞以及核酸,减少ECM支架的免疫源性,与此同时,尽可能保留组织结构的天然形态,以利于细胞生长。截止目前,ECM生物支架主要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灌流法。该方法将组织器官部分或全部浸入灌流液中,利用组织器官原有的脉管网络,将灌流液灌入组织器官中,以此形成一个循环,洗脱组织器官中原有的细胞。灌流液的选择多种多样,从离子型去污剂、非离子型去污剂甚至部分消毒剂均被用于组织灌流法之中。利用组织灌流法已成功在鼠、猪、兔等动物模型上建立ECM生物支架,生物支架种类已涵盖肺、肝、食道、小肠、膀胱上皮、皮肤、脂肪、胰腺等几乎所有的组织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6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