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3710.9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邵颖;陈安徽;刘辉;秦杰;巫永华;刘威;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虫草 菌丝体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利用萝卜、甘蔗、山楂作为培养原料的营养物质,并添加鸡蛋清,能够有效对蛹虫草发酵过程中虫草酸的进行诱导;并通过添加月桂酰基谷氨酸钠作为诱导剂,有效提高了菌丝体胞内虫草酸的含量;同时在菌丝体发酵过程中辅以特定光暗比的光照诱导,进一步利用物理诱导方式增强了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的积累,有效提高了菌丝体胞内虫草酸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i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亚纲(Hypocre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科(Cordy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的模式种。蛹虫草通常与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麦角甾醇、氨基酸、核苷类物质等,蛹虫草的功效也与冬虫夏草相似,是冬虫夏草的良好代用品,且虫草素含量也高于冬虫夏草。踊虫草是一种天然资源,呈现出世界性分布,但数量很少,多数依靠人工栽种培植。
虫草酸是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虫草酸含量的高低被认为是衡量虫草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认为虫草酸含量高的虫草的药用价值高。试验测定,冬虫夏草含虫草酸成分约为7%,而蛹虫草中的虫草酸活性成分含量要明显高于冬虫夏草,使其应用价值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药理学研究表明,虫草酸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明显降低血脂、抑制细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等作用,以及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虫草酸可用于预防与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心肌梗塞、长期衰竭、抗肝组织纤维化、抗脂质过氧化等症,同时由于虫草的增强免疫功能使肝脏的解毒作用增强,从而能够有效保护肝细胞。目前,由于对蛹虫草虫草酸等活性成分的需求增长迅速,野生蛹虫草资源被疯狂采摘而日益稀少昂贵,而通过化学合成其活性成分的途径工艺复杂且产量极低,严重制约其广泛的药源应用。
研究发现,通过液体发酵生产技术制得的虫草酸,与从蛹虫草子实体、菌丝体中直接提取得到的虫草酸等活性成分在生化结构、生理作用上基本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培养周期短、生产流程易控制、活性物质易于提取等优点,虫草酸等活性物质的提取含量及效率都要远高于利用人工栽培虫草进行生产和提取。但是目前的蛹虫草及虫草酸等活性成分的生产仍是以传统的固体栽培为主,液体培养研究和应用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发酵技术和工艺仍不成熟,整体产量和发酵水平较低,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液体发酵手段有效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的含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虫草酸液体发酵工艺存在着整体产量和发酵水平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在菌株活化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活化、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以及在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罐菌丝体培养的步骤;
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包括在菌丝体发酵培养过程中进行光照诱导培养的步骤,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2-6:D18-22,控制光照强度均为1000-3000lx。
优选的,所述提高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的方法,所述菌丝体培养的步骤中,控制光照强度以200-300lx/天的幅度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3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