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料配送方法、装置及调度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99607.1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邓文泽;尹新宇;汪小斐;左小飞;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配送 调度设备 运送车 配送 指令 通信连接 捡料口 空料 发送 监测 补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料配送方法、装置及调度设备,涉及物料配送技术领域,该方法由调度设备执行,调度设备与至少一个运送车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当监测到待补充空料架的目标捡料口时,确定执行配料操作的目标运送车;向目标运送车发送物料配送指令,通过目标运送车执行物料配送指令对应的配料操作。本发明能够及时的对物料进行配送,达到较好的配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配送方法、装置及调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上的物料都需要得到及时准确的配送,为此,工厂需要通过物料配送方法将物料从物料仓库配送到生产区域,而现有的物料配送方法存在配送不及时的问题,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配送方法、装置及调度设备,能够及时的对物料进行配送,达到较好的配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配送方法,该方法由调度设备执行,调度设备与至少一个运送车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当监测到待补充空料架的目标捡料口时,确定执行配料操作的目标运送车;向目标运送车发送物料配送指令,通过目标运送车执行物料配送指令对应的配料操作;其中,物料配送指令携带有目标捡料口至线边缓存区的最佳配送路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确定执行配料操作的目标运送车的步骤,包括:向各个运送车发送物料配送请求;其中,物料配送请求中携带有目标捡料口的信息;接收各个运送车针对物料配送请求发送的反馈消息;其中,反馈消息包括运送车当前状态;根据各个运送车的反馈消息,确定执行配料操作的目标运送车。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通过目标运送车执行物料配送指令对应的配料操作的步骤,包括:当目标运送车达到目标捡料口时,将待配送物料从目标捡料口中取出并放置到目标运送车上;驱使目标运送车按照最佳配送路线将待配送物料从目标捡料口运送至线边缓存区中,以完成物料配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待配送物料从目标捡料口中取出并放置到目标运送车上的步骤,包括:根据配送物料的预设批次优先级,控制捡料口的料架顶部的指示灯的亮灭状态;当目标捡料口的料架顶部的指示灯点亮时,将待配送物料从目标捡料口中取出并放置到目标运送车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线边缓存区包括使用料架和备用料架;且目标运送车将待配送物料运送至备用料架上;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长内,将物料为空的使用料架转换为备用料架;其中,预设时长小于或等于生产线上一个工位通过工位所需物料完成工位任务的时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料配送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当监测到待补充空料架的目标捡料口时,确定执行配料操作的目标运送车;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运送车发送物料配送指令,通过目标运送车执行物料配送指令对应的配料操作;其中,物料配送指令携带有目标捡料口至线边缓存区的最佳配送路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9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