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方法以及无人作战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98949.1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谌英敏;谌英明;宋海燕;王立革;赵锐;张智峰;丁仕杰;霸欣艺;田建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0308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电 跟踪 火力 打击 方法 以及 无人 作战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方法以及无人作战平台,所述的无人作战平台包括跟踪模块、载具平台模块、火力打击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所述的跟踪模块安装于火力打击模块上方,所述的火力打击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安装于载具平台模块之上,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远程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拟制作基于两轴光电跟踪系统的四象限光电跟踪火力系统并结合作战平台物理结构模型,开展基于光电控制的目标指示跟踪多任务无人作战平台的设计,提高作战平台的无人化程度,减小人力的投入以及信道传输延迟和人员反映的时间,使火力系统更能及时对敌做出精准打击,提高了无人作战平台的自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方法以及无人作战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军事变革正在席卷而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新作战概念的不断涌现使得现代战争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战争,现代战争最大的变革趋势便是作战无人化,越来越多的无人作战系统被投送到战场当中,对战场的形态和胜负走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无人作战平台火力系统是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核心,国内外当前主流半自主式无人作战平台通常采取远程人员操控的方式进行火力系统跟踪瞄准控制,但是半自主式无人作战平台采取远程人员操控的方式进行火力系统跟踪瞄准控制,需要培养专业人员熟练操控使用,形成了一定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消耗;而且半自主式无人作战平台信号传输延迟、信道衰减、人员反映时间等因素影响火力系统及时对敌做出精准打击,在复杂作战环境更是难以发挥出无人作战平台的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人作战平台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精准打击效果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方法以及无人作战平台。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无人作战平台,包括跟踪模块、载具平台模块、火力打击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所述的跟踪模块安装于火力打击模块上方,所述的火力打击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安装于载具平台模块之上,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能够与远程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交互,跟踪模块用于锁定跟踪所要打击的对象,载具平台模块为平台提供动力,火力打击模块提供火力输出,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来实现对作战平台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跟踪模块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检测目标对象,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处理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并控制传感器模块作出下一步行动。
优选的,所述的采用传感器模块采用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为四个,四个光电传感器呈矩形分布且位于矩形的直角点上,形成四象限跟踪模块,采用多个光电传感器能够使得检测的范围更大,精度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的载具平台模块采用履带式载具平台,履带式载具平台上的驱动单元采用25mm直流碳刷电机,该电机扭力大,性能可靠,可以很好地与复合材料金属履带驱动轮、承重轮等支撑结构配合构成作战平台的履带行走单元,为平台有效机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障。
优选的,所述的火力打击模块采用电驱动加气缸连续往复泵动式复合击发的模式,用以模拟冲锋枪、突击步枪等空降兵单兵携行轻武器及通用机枪、重机枪、小口径机关炮等连排级陆战重火力装备。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为智能手持终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电跟踪的火力打击无人作战平台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以及显示终端,通过图像采集模块作战平台能够实时地采集现场的图像,并将图像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画面发送回给显示终端,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终端接收到的现场图像从而来控制无人作战平台的行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量样品的生成方法及生成芯片
- 下一篇:地板结构和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