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译方法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98370.5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赵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33 | 分类号: | H04M1/72433;H04M1/72448;G06F40/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翻译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可包括:第一终端采集第一用户的原音,并将其翻译为第一用户的译音,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原音,并将其翻译为第二用户的译音;根据第一设置将第一用户的原音、译音、第二用户的译音中的至少一个发送给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设置播放第二用户的原音、译音、第一用户的译音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本申请,可以灵活地为通信双方提供不同的音频流。此外,可以实现通信时的自动双向翻译,让使用不同语言通话的双方正常交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翻译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通过通信终端进行交流。随着用户越来越国际化,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使用通信终端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语言的差异给通话带来极大的不便。以中国和美国的用户通话为例,中国用户大多使用汉语,美国用户大多使用英语,语言不通成为两者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
为了让使用不同语言通话的双方能够和对方正常沟通,需要提出一种翻译方法,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满足人们的通话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音频处理方法及终端,可以在通信时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不同的音频流,还可实现通信时的自动双向翻译。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可包括:第一终端采集第一用户的原音,获取第一用户的原音翻译得到的第一用户的译音,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用户的原音,获取第二用户的原音翻译得到的第二用户的译音;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设置将第一译音和/或第一用户的原音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一终端根据第二设置播放第二译音和/或第二用户的原音;其中,第一译音包括:第一用户的译音和/或第二用户的译音;第二译音包括:第一用户的译音和/或第二用户的译音。
在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第一用户使用第一终端,第二用户使用第二终端。第一用户使用第一语言,第二用户使用第二语言,第一语言不同于第二语言。
实施第一方面的方法,在通信时,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用户设置播放音频或者将音频发送给第二终端,可以灵活地为通信双方提供不同的音频流,从而使得通信双方听到自己希望听到的音频,可以提升通话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此外,只要有一端具有翻译能力,就可以实现通信时的自动双向翻译,可以让使用不同语言通话的双方正常交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终端可以持续采集输入的音频流。第一终端可通过自带的麦克风采集输入的音频流,也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外接的设备采集输入的音频流。这里,外接设备可以是带有麦克风的耳机,也可以是单独的麦克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具有通话静音功能。若第一用户开启了第一终端的通话静音功能,第一终端将暂停采集音频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对持续采集到的音频流做降噪、回声抑制等处理。这样可以突出音频流中第一用户的原音,降低音频流中背景音或环境音对第一用户的原音的影响,可以保证后续的翻译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集到第一用户的原音后,第一终端可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获取第一用户的译音:
(1)第一用户的译音由第一终端本地翻译得到。
可选的,第一终端可通过以下步骤对第一用户的原音做翻译处理:(a)语音识别。(b)文本校正。(c)翻译。(d)语音合成。
(2)第一终端将第一用户的原音发送给翻译服务器,由翻译服务器将第一用户的原音翻译为第一用户的译音后发送给第一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短信息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