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终渣修补出钢面炉衬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3906.4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邓南阳;王义平;张旭;薛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衬侵蚀 补炉 出钢 转炉 炉渣 转炉终渣 炉衬 修补 高温炉渣 钢水 平铺 高熔点物质 轻烧白云石 安全环保 静置冷却 冷却凝固 冶金石灰 冶炼造渣 转炉炉渣 黏度 补炉料 留渣量 重结晶 作业率 倒渣 溅渣 矿物 装入 停电 扩散 覆盖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终渣修补出钢面炉衬的方法。该方法补炉时,先在冶炼造渣时,向钢水中按重量比例3:2加入冶金石灰与轻烧白云石;倒渣时,控制留渣量为转炉总装入量的7%~8%;钢水出净后,溅渣处理1~2min,适当降低炉渣温度,增加炉渣黏度,然后转炉倾斜,将转炉终渣平铺覆盖在出钢面炉衬侵蚀部位上,转炉停电,静置冷却8h以上。本发明通过转炉炉渣直接对出钢面炉衬侵蚀部位进行修补,高温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平铺在炉衬侵蚀部位,炉渣中高熔点物质2CaO·SiO2、MgO、3CaO·SiO2等相互扩散,同类矿物重结晶,使高温炉渣冷却凝固在炉衬侵蚀部位,起到维护炉衬的作用,无需补炉料成本投入,有效降低补炉频次,提高转炉作业率,补炉效果好,补炉成本低,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终渣修补出钢面炉衬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出钢面炉衬维护通常以补炉料修补为主,并辅助氧气烘烤烧结,其补炉料烧结时间视补炉料用量而定,每吨补炉料的烧结时间20min以上。补炉料修补炉衬过程中,若烧结时间过短,转炉倒炉测温取样过程中,补炉料可能会因烧结不透坍塌,使得钢渣飞溅烧伤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大;若烧结时间过长,则会严重影响转炉作业率的提高。此方法虽然在转炉出钢面炉衬维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补炉效果与补炉料质量、摇炉角度控制和烘烤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使得补炉效果不稳定。此外,补炉料中沥青、树脂等结合剂遇高温炉衬燃烧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
中国专利号CN104673966A公布了一种转炉炉衬快速维护方法,该方法在转炉出钢后留渣操作,并将镁碳耐火砖块倒炉炉内,使镁碳砖与炉渣混合粘结在炉衬的修补位置,起到一定的维护炉衬作用,但该方法修补炉衬需要镁碳砖耐火材料投入,增加了补炉成本。中国专利号CN 102534105 A公布了一种转炉炉衬维护的方法,该方法在转炉出钢结束后,采用高压氮气直接进行第一次溅渣操作,然后迅速对炉衬薄弱位置进行喷补,喷补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溅渣操作;该方法利用两次溅渣可有效防止喷补料脱落,起到了一定的护炉效果,但该方法在两次溅渣护炉操作中间进行一次喷补作业,不但增加耐材成本及氮气消耗,而且劳动强度大、安全性风险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转炉终渣修补出钢面炉衬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转炉炉渣直接对出钢面炉衬侵蚀部位进行修补,利用出钢后炉渣中高熔点物质2CaO·SiO2、MgO、3CaO·SiO2等相互扩散,同类矿物重结晶,使高温炉渣冷却凝固在炉衬侵蚀部位,起到维护炉衬的作用,在保证作业安全和补炉效果的前提下,无需补炉料成本投入,避免烧结时间长短弊端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有效降低补炉频次,提高转炉作业率,补炉效果好,补炉成本低,安全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1)冶炼造渣时,向钢水中加入冶金石灰与轻烧白云石,增加造渣量;
(2)转炉终点控制钢水中[C]≥0.08%,出钢温度1640℃~1660℃,转炉终渣碱度R:3.0~3.5,炉渣中MgO百分含量:8%~10%,炉渣中FeO百分含量:13%~15%;
(3)倒渣时,控制留渣量为转炉总装入量的7%~8%;
(4)钢水出净后,溅渣处理,适当降低炉渣温度,增加炉渣黏度,然后转炉倾斜,将转炉终渣平铺覆盖在出钢面炉衬侵蚀部位上,转炉停电,静置冷却。
优选地,所述冶金石灰加入量根据铁水[Si]含量而定,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炉渣的碱度;
2.14为SiO2与Si分子量的比值;
ω[Si]为钢水中硅的质量百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