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电视外壳的注塑方法及其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2620.4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翼泉;吴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0 | 分类号: | B29B13/00;B29B13/06;B29C45/27;B29C45/78;H04N5/6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材料 注塑 液晶电视 背板 再生材料准备 工作效率高 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 结构优化 快速降解 散热结构 原生资源 注塑加工 高散热 面框 成型 更替 清洗 电视机 废弃 消耗 回收 制作 改进 | ||
1.一种液晶电视外壳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电视外壳采用PP再生材料制成,其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PP再生材料,该PP再生材料为颗粒状结构,准备完毕后,对PP再生材料颗粒进行清洗处理,将PP再生材料颗粒放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浸泡8~15分钟,然后将PP再生材料颗粒放入清水中清洗8~15分钟,再将PP再生材料颗粒放入pH值为11~12的碱性溶液中浸泡8~15分钟,最后将PP再生材料颗粒放入清水中清洗8~15分钟,完成PP再生材料颗粒的清洗工序;
(2)将清洗后的PP再生材料颗粒放入烘干机中,在75~85℃的温度中烘干至恒重,烘干时间为0.5~1小时;
(3)准备PP再生材料注塑机与电视外壳注塑模具,使用PP再生材料注塑机与电视外壳注塑模具对烘干后的PP再生材料颗粒进行加工,所述电视外壳注塑模具包括热流系统、冷流系统及热压系统,所述热流系统由若干条热流道构成,所述冷流系统由若干条冷流道构成,所述热流道与冷流道均由流道及设置在流道内的喷嘴组成:
(4)将烘干后PP再生材料填充入到PP再生材料注塑机的料斗中;并将PP再生材料注塑机螺杆各区温度设定为220~275℃,再将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浇口与PP再生材料注塑机的喷嘴相连接;
(5)对电视外壳注塑模具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设为40~80℃,再往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内通入高温热气流,当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热流道温度达到220~275℃时,其热流道系统运作;
(6)设定PP再生材料注塑机的熔胶与射胶工艺,将PP再生材料注塑机料斗中的PP再生材料经过螺杆各区熔融塑化后注塑到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型腔中,按时间段分次序进行射胶,注射压力为1500-1800bar;
(7)往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内通入高温高压热气流,且调节热压系统,并用压力泵进行往PP再生材料注塑模具的冷流道内通入冷气流对模具进行瞬间冷却处理;
(8)打开电视外壳注塑模具取出电视外壳制品,开模取件后,通过温空气流对电视外壳注塑模具的热流道及冷流道进行清理杂质和干燥处理,至此完成整个注塑工序,制得电视外壳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温度设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螺杆各区温度设定为240℃。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方法制成的液晶电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电视外壳包括面框和背板,所述面框和背板均采用PP再生颗粒材料制成;所述背板呈台阶状结构,所述背板通过弯折部分为背板上部与背板下部两个部分,所述背板上部的下端且位于弯折部处设置有第一散热部,所述背板下部的中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散热部,所述背板下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散热部,所述背板的内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两两加强筋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开口与第一散热部相连接,所述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三散热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与第三散热部均由散热通槽和防尘挡筋两部分组成,所述散热通槽为百叶窗式结构,所述防尘挡筋设置于散热通槽的空隙上,所述第二散热部由若干散热通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与第三散热部均设置有防尘罩,所述第一散热部与第三散热部的防尘罩位于散热通槽与防尘挡筋之间,所述第二散热部的防尘罩位于散热通孔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为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二散热部为圆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电视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背板通过固定孔与电视的面框相固定,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通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6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