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1928.7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静;董俊;曾永平;郑晓龙;陶奇;徐昕宇;苏延文;庞林;颜永逸;周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悬浮 轨道 最优 刚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突破传统理念,将验证刚度转变为测定刚度,以便后续设计工作,能够有效确定不同车型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最优刚度限值,测定过程中试验精度高,便于逐级多次调整刚度,调整精确,调节梯度灵活可变,也能适用于验证环节,精度较高,验证充分,同一个空心箱体能够重复利用于多次试验,减少浪费,节能环保,降低试验成本,存在多跨空心箱体时,能够同时针对不同的空心箱体调整不同的刚度,一次试验能够获得多组数据,有效提高试验效率,降低现场试验的工作难度,缩短试验周期,最终降低磁悬浮铁路的施工成本和运营成本,对我国磁悬浮铁路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轨道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磁浮轨道梁结构是磁浮交通的主要承载结构,轨道梁刚度大时,乘坐舒适度好,但造价高;刚度小时,乘坐舒适度差,但可减小造价,由于轨道梁结构造价约占总系统造价的60%~80%,所以轨道梁的刚度不仅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平稳性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还决定了磁浮线路的绝大部分造价,因此合理的刚度设计值是保证工程经济及运营稳定的关键。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条中低速磁浮线路投入运营,如长沙磁浮机场线、北京S1线等,也初步形成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对于轨道梁的刚度限值,国内中低速磁浮规范多沿用德国高速磁浮规范限值,较为严格(国内规范为不低于1/4600,日本为不低于1/1500,德国为不低于1/4000),且根据现有一些实测挠度也说明这个值较为保守,使得现有磁浮轨道梁的造价偏高,直接影响了磁浮交通的推广应用,造成成本浪费。
现有的磁悬浮轨道在设计时,通常采用车桥耦合振动软件模型进行分析,后辅助进行试验线的实测数据采集验证,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悬浮控制模块模型与实际存在失真,理论尚不完善,建模因人而异因此结论差别较大,故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并且由于试验线的设计工作量繁重,一些试验线在设计时也仅考虑了在局部地段设置两-三种不同刚度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轨道梁,且轨道梁刚度差异性不大,测试值不够灵活、充分,导致其验证效果不佳,并且主要验证其安全性,没有充分结合舒适性和经济性,因此目前尚无法确定适合我国磁悬浮车型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轨道梁的最优刚度限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磁浮轨道梁结构的刚度限值比较保守,在设计刚度时主要采用验证而非测定,同时验证环节不充分,导致缺乏适合我国磁悬浮车型的轨道梁的最优刚度限值,造成轨道梁造价偏高,浪费成本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悬浮轨道梁最优刚度限值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所有轨道梁上连接轨枕,将所有所述轨道梁吊装在桥墩上,在所述轨枕上连接轨道,所有所述轨道梁中至少一跨为高度可调的空心箱体;
B、选择车型及运行速度进行磁浮列车动载试验,获得所述空心箱体段的车辆运行舒适性指标W;
C、调整至少一跨所述空心箱体的高度;
D、重复步骤B和C,直到在W﹤3范围内确定该车型及运行速度下的轨道梁最优刚度;
其中,所述空心箱体包含上层构件和下层构件,所述下层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上层构件下方,所述空心箱体为钢质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1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