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纤维合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90865.3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华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C5/02;B27C5/06;B27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腔 摩擦轮 容纳腔 竹纤维 合板 转动配合 凹陷腔 抵接块 固定板 滑动腔 制造 底壁 架体 连通 驱动摩擦轮 顶部端面 滑动配合 摩擦配合 前后对称 压缩机构 右侧内壁 装载腔 传递 顶壁 端壁 两组 伸入 | ||
本发明公开了竹纤维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架体,所述制造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用以竹纤维合板伸入的进料腔,所述进料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有装载腔,所述进料腔顶壁内设有压缩机构,所述进料腔底壁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两组下摩擦轮,左侧的所述下摩擦轮摩擦配合设置有传递摩擦轮,所述传递摩擦轮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前后端壁之间,所述容纳腔底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面抵接块,所述斜面抵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内设有驱动摩擦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竹纤维合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竹纤维合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竹纤维合板进行切割工作,从而便于安装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手持切割机进行切割工作,切割时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竹纤维合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竹纤维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架体,所述制造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用以竹纤维合板伸入的进料腔,所述进料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有装载腔,所述进料腔顶壁内设有压缩机构,所述进料腔底壁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两组下摩擦轮,左侧的所述下摩擦轮摩擦配合设置有传递摩擦轮,所述传递摩擦轮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前后端壁之间,所述容纳腔底壁内连通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面抵接块,所述斜面抵接块顶部端面内设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内设有驱动摩擦轮,所述驱动摩擦轮后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凹陷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一滑动腔底壁内连通设有向右延伸设置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斜面抵接块顶压配合的双斜面调节块,所述双斜面调节块内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调节腔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延伸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固设于所述调节腔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的所述调节腔顶壁内连通设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斜面活动块,所述斜面活动块伸入所述装载腔内,所述斜面活动块右侧端面内固设有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右侧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切割刀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腔内顶壁内的调控腔,所述调控腔上侧的所述制造架体内左右延伸设有传动腔,所述调控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控座体,所述调控座体顶部端面内左右对称螺纹配合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间隙配合安装在所述调控腔与所述传动腔之间,且左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末端转动配合安装于所述传动腔顶壁右侧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压缩电机,所述压缩电机固设于所述传动腔顶壁内,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周固设有同步轮,左右两侧的所述同步轮之间传动配合安装有同步带,所述调控座体底部端面内设有凹嵌腔,所述凹嵌腔内顶壁内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端面左右对称固设有伸入所述凹嵌腔内的固接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固接板之间前后对称固设有第二固定板,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上摩擦轮,且上摩擦轮与下摩擦轮上下相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顶压腔,所述第一顶压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斜面抵接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顶压块,所述第一顶压腔内顶壁内设有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顶壁与所述第一顶压块顶部端面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二顶压腔,所述第二顶压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斜面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二顶压块,所述第二顶压腔内顶壁内设有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压块顶部端面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腔右侧处的上下端壁对称固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安装有挡尘毛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载腔内顶壁内固设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底端动力配合安装有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华,未经杨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