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编组站本务机综合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0636.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宇峰;宋宇;蒋元华;甘露;田志春;王振宏;刘青;冷秋发;鲍才让太;付伟;胥昊;马韧;蒋继磊;许展瑛;余淮;程增光;陈志元;裴向阳;王晶;徐永梅;王健;田宇;李瑞辰;王宏嘉;虎强;刘朋飞;吴翠雅;董云逸;苏阳平;周科典;夏百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编组站 本务 综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编组站本务机综合管控系统,该系统将编组站本务机运用管理与本务机作业控制融合为一体,通过与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本务机运用计划的动态编制和调整、本务机进路的自动排列、本务机作业过程的自动跟踪和反馈、本务机作业过程的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编组站本务机综合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2007年第一个站开始使用至今已经过十多年时间,目前全路路网级编组站均已开通或在建综合自动化系统,未来将逐步在全路一级及区域编组站进行推广。系统采用成熟可靠的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信号、信息、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独立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涉及路局调度、电务、车务、机务、车辆、运输等多个业务处室的协同管理与维护,经过多年的发展,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架构到功能已日趋完善。
本务机的运用工作是编组站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编组站的车流组织和调度指挥具有决定性影响。
长期以来,本务机的运用管理一直处于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调度员依靠电话指挥本务机作业,靠纸笔掌握本务机的位置信息和工作状态;计划编制与作业反馈之间、计划执行与安全防控之间没有形成闭环。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作业隐患多,生产效率低。
当前,编组站的本务机车运用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车务和机务脱节。双方的机车运用管理分属两套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车务部门不掌握机车的整备进度和乘务员待班情况,机务部门不掌握机车在站内的摘挂进度和走行情况。机列衔接脱节,导致有车流无机车、有机车无车流的情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车站中停时和机车周转效率。
(2)计划和执行脱节。计划编制与作业执行之间是开环管理,车站调度员和机务调度员各自调整本方的机车运用计划,造成机车在站内和机务段内的作业不同步;车站值班员和机务段值班员通过口头联系机车出入库,存在机车错挂的风险。另外,本务机车在站内和机务段内的作业过程由车站和机务段分别记录和统计,对于机车全周转过程缺乏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依据。
(3)缺少安全防控机制。本务机的作业安全主要依靠规章制度和车机联控进行安全保障,接触网供电状态、机车交路、列检和货检作业进度、站场施工封锁等条件没有与本务机的进路控制形成安全防护机制,存在进路错办、机车脱线、人身伤亡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始陆续装备我国主要大型编组站,通过列车综合管控技术和调车综合管控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提高了编组站的运输生产效率。将综合管控技术推广到本务机,实现本务机计划编制与执行调整的闭环,促进机列匹配上线,压缩机车周转时间,杜绝乘务员超劳,已经成为当前编组站最为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编组站本务机综合管控系统,可以实现本务机运用计划的动态编制和调整,压缩机车周转时间,节省人工劳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路编组站本务机综合管控系统,包括:机车推算模块、乘务员推算模块、到达机车识别模块、机车入库与立折模块、机车叫班模块、出段机车识别模块以及机车出库与转库模块;其中:
所述机车推算模块,用于根据列车到达阶段计划推算未到站机车的相关信息、筛选站内可用机车并计算筛选出的可用机车与尚未到站机车的最早叫班时间、以及机车叫班行走指定路线所耗费的时间;
所述乘务员推算模块,用于根据推算到的未到站机车的相关信息来推算乘务交路、筛选各类型可用乘务员的最早叫班时间并按照乘务交路分组、以及相关机车叫班后相应乘务员等上机车所耗费的时间;
所述到达机车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到达机车的相关信息、根据到达机车的相关信息与列车到达阶段计划进行校核、以及根据到达机车的相关信息进行机车交路和乘务交路的校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对标驻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铁路编组站调度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