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条形复合材料工件的成型模具及开合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9812.X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万勇;杜亚维;张伶;宁湧;张进;周一波;欧阳中川;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28;B29L3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俞晓祥 |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 复合材料 工件 成型 模具 开合模 方法 | ||
1.一种长条形复合材料工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依次排列的翻转架(1)、上模支撑架(3)和下模支撑架(4),上模(2)放置在上模支撑架(3)上,下模(5)固定在下模支撑架(4)上;在所述上模(2)横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n对前吊耳(21)和后吊耳(23);n个翻转架(1)可沿前吊耳(21)和后吊耳(23)连线的方向移动,并且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悬臂(16),在悬臂(16)下方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前吊耳(21)和后吊耳(23)分别结合的前电控销轴(12)和后电控销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1)沿平移轨道(6)横向移动,该平移轨道(6)在前吊耳(21)和后吊耳(23)的连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1)包括支撑柱(15),该支撑柱(15)可沿平移轨道(6)横向移动,所述悬臂(16)可沿该支撑柱(15)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16)的下方设置有前叉(14)和后叉(13),两者下降后与所述前吊耳(21)和后吊耳(23)结合,并通过所述前电控销轴(12)和后电控销轴(11)锁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2)底端两侧面设置有若干对前支撑轴座(22)和后支撑轴座(24),在每一个前支撑轴座(22)和后支撑轴座(24)的外端安装有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支撑架(3)包括前支架(31)和后支架(32),前支架(31)与前支撑轴座(22)接触的部分为弧面,后支架(32)与后支撑轴座(24)接触的部分为弧面。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进行合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翻转架(1)横向移动至上模(2)上方后侧,降低悬臂(16)并控制前电控销轴(12)对后吊耳(23)锁死,升高悬臂(16)从而在一侧提起上模(2),同时由上模支撑架(3)对上模(2)的前底部边缘提供旋转支撑,使得上模(2)逐渐完成翻转,之后通过后电控销轴(11)对前吊耳(21)锁死并提升,前移至下模(5)的上方,降低悬臂(16)至合模。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进行开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翻转架(1)前移至下模(5)的上方,降低悬臂(16)并控制前电控销轴(12)和后电控销轴(11)分别对后吊耳(23)和前吊耳(21)锁死,升高悬臂(16),向后移动至上模支撑架(3)上方前侧,降低悬臂(16)使得由上模支撑架(3)对上模(2)的前底部边缘提供旋转支撑,控制后电控销轴(11)解锁,并升高且后移悬臂(16)从而将上模(2)翻转并放置在上模支撑架(3)上,控制前电控销轴(12)解锁,控制所述翻转架(1)后移至原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98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
- 下一篇:一种对蜂窝零件打孔的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