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9307.5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聪;刘川;张金生;史方圆;王志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32B27/38;B32B27/06;B32B7/12;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板 复合材料汽车 铰链固定支座 锁扣加强板 整体铺层 种碳纤维 前罩 外板 碳纤维复合材料 网状加强 性能要求 轻量化 胶接 内夹 铺层 上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包括胶接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内板中部设有网状加强部,所述内板上胶接有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所述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所在的整体铺层内夹设有加强铺层。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汽车轻量化可以降低整车质量,提高燃油效率/续航里程,从而降低成本。而传统燃油车对油耗法规及新能源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日益迫切,汽车轻量化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汽车前罩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之一,目前汽车前罩一般由钢材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通过钣金冲压和焊接工艺制成,零部件数量多。钢制前罩有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等缺点,而铝合金前罩有减重效果不明显、模具成本高等缺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具有质轻、高强、优异的阻尼、碰撞和抗疲劳性能,正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在对轻量化要求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上备受关注。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钢材制造车身部件,可减重50%以上,其碰撞吸收能力比金属材料高4~5倍,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可实现集成化设计,大大降低组装成本。因此,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汽车前罩可为汽车轻量化开拓思路。
CN206938092U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为一体式发动机罩,其包括由上到下的上面板、芯材以及下面板,所述芯材分别与上面板、下面板通过胶粘剂粘结,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采用对称铺层结构,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芯材采用PVC泡沫制成。虽然其发动机罩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满足轻量化要求,但是由于发动机罩为一体式结构,取消了内板,因此不能在上面板或下面板上设置相应的加强结构,进而导致其整体强度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
本发明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包括胶接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内板中部设有网状加强部,所述内板上胶接有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所述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所在的整体铺层内夹设有加强铺层。
进一步,所述网状加强部包括设于内板中部的一竖直加强筋,竖直加强筋将网状加强部隔离为左加强区和右加强区,所述左加强区和右加强区内分别设有至少一根斜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左加强区内设有交叉的第一斜加强筋和第二斜加强筋,所述右加强区内设有交叉的第三斜加强筋和第四斜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多层多铺层方向的碳纤维织物材料为增强体,以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和双马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为基体树脂。
进一步,所述外板的整体铺层的铺层角度为[45/90/-45/0],所述内板的整体铺层角度为[0/-45/90/45],所述加强铺层的铺层角度为[45/-45],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所在区域的铺层角度为[0/-45/45/-45/90/45]。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织物材料的品级为T300、T700和T8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碳纤维织物材料的丝束为3K、12K、24K、48K和50K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外板周沿设有与内板对应配合的胶接翻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汽车前罩的外板和内板均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在内板的锁扣加强板和铰链固定支座对应的区域设置加强铺层,既满足了前罩的性能要求,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减重,相比于传统钢制前罩减重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9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舱侧边梁结构
- 下一篇:汽车前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