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7167.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龙;罗林;幸勇;王利亚;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16H4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生 医疗服务 行为分析 构建 服务能力 评价模型 画像 刻画 模型动态调整 多源数据 患者偏好 患者需求 评价体系 医疗卫生 智能推荐 资源配置 分级 诊疗 落地 融合 支撑 优化 | ||
本发明在此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刻画医生画像,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建立一套客观、科学、有效的医生评价体系;同时,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构建患者就医导向模型,实现对患者就医科学、合理的引导,从而支撑分级诊疗的实施落地,促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该方法是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实现的,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多源数据融合;步骤二:刻画医生画像;步骤三: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步骤四:患者偏好选择;步骤五:智能推荐医生;步骤六:患者挂号就医;步骤七:模型动态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患者就医导向的方法,具体来讲是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参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大量增加,使医疗服务监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医疗产业稳步发展的奠基石是对医疗服务做到有效的精准化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中提出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将监管对象延伸到医务人员;《关于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的通知》决定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智能监控工作,更好维护参保人员利益。
与此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疗行业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如何有效利用医疗机构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整个医疗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医疗行业数据信息,动态评价医生医疗服务行为,提供一种可综合反应医生综合服务能力的方法,并向患者推荐优秀的医生,引导患者科学、合理的就医。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源数据融合;
S2:刻画医生画像;
S3: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S4:患者偏好选择;
S5:智能推荐医生;
S6:患者挂号就医;
S7:模型动态调整。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源数据融合,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数据集成,围绕医生个体特征及医疗服务行为,选择并集成某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HIS系统数据集、智能审核系统数据集、患者评价数据集等信息;
S12:数据清洗,包括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处理、数据标准化,如删除异常值并用平均值/中位数修正,利用插补法处理缺失值,规范数据类型及统一字段编码;
所述的刻画医生画像,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基于标准化数据,刻画医生画像;
S22:医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医生评价指标体系;
所述的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指标优选,利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医生评价指标进行优选;
S32:指标权重设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医生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