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7167.8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龙;罗林;幸勇;王利亚;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16H4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生 医疗服务 行为分析 构建 服务能力 评价模型 画像 刻画 模型动态调整 多源数据 患者偏好 患者需求 评价体系 医疗卫生 智能推荐 资源配置 分级 诊疗 落地 融合 支撑 优化 | ||
1.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源数据融合;
S2:刻画医生画像;
S3: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S4:患者偏好选择;
S5:智能推荐医生;
S6:患者挂号就医;
S7:模型动态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源数据融合,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数据集成,围绕医生个体特征及医疗服务行为,选择并集成某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HIS系统数据集、智能审核系统数据集、患者评价数据集等信息;
S12:数据清洗,包括异常值处理、缺失值处理、数据标准化,如删除异常值并用平均值/中位数修正,利用插补法处理缺失值,规范数据类型及统一字段编码;
所述的刻画医生画像,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基于标准化数据,刻画医生画像;
S22:医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医生评价指标体系;所述的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指标优选,利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医生评价指标进行优选;
S32:指标权重设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医生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所述的患者偏好选择,包括如下子步骤:
S41: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对医生进行筛选、排序,患者偏好选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生个体特征(如医生职称、医生性别、医生从业时间等)、医生所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等级、医疗机构经济类型、医疗机构类别等)、患者距医院距离排序、患者评价排序;
所述的智能推荐医生,包括如下子步骤:
S51:针对不同科室不同专业,自动向患者推荐该专业范围内满足患者需求且综合得分大于阈值的医生;
所述的患者挂号就医,包括如下子步骤:
S61:集成研究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生挂号系统;
S62:患者选择医生,患者可查看推荐医生的个人信息和接诊时间安排,进一步选择医生进行挂号就医;
所述的模型动态调整,包括如下子步骤:
S71:数据动态更新,随着时间推移,根据医生的最新医疗服务数据信息,按季度更新医生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模型数据信息;
S72:指标权重动态调整,根据相关政策制度和患者偏好,对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的指标权重进行动态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11来讲:数据集包括医疗机构基础信息、医生基础信息、医疗机构HIS系统数据、医生智能审核数据、患者评价数据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医生医疗服务行为分析的患者就医导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51来讲,医生推荐默认排序为医生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且患者距医院距离由近到远,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好评优先排序、距离优先排序或价格优先排序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1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