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密封圈机构以及端子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79673.2 | 申请日: | 201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184;H01M50/186;H01M50/528;H01M50/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朱林军 |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机构 以及 端子 | ||
1.一种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用于输送电池盒,放密封圈机构还包括投圈组件和压圈组件,所述投圈组件包括:
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身与第一机架相对固定,且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
第一活动座,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第一升降元件,安装在第一活动座上;
投圈元件,固定在第一升降元件的活动杆上,投圈元件具有弹性针头,所述弹性针头用于内套在密封圈中,投圈元件获取密封圈后,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对应极柱的正上方,在第一升降元件的作用下弹性针头与电池盒的极柱抵靠,弹性针头受压进入投圈元件内部,使密封圈外套在极柱上;
所述压圈组件包括:
第二升降元件,位于输送带正上方;
压圈件,固定在第二升降元件的活动杆上,所述压圈件的下端面具有与极柱配合的第一插孔,压圈件用于在第二升降元件的作用下,外套在对应的极柱上,将密封圈下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圈组件还包括送料通道,投圈元件用于与送料通道配合,将密封圈外套在弹性针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投圈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用于将密封圈输送到所述送料通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针头包括圆柱部和位于圆柱部下方的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件内部具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弹性针头配合,用于在弹性针头不受外力时使弹性针头自动复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轴线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元件为气缸或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升降元件为气缸或电动推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放密封圈机构还包括第一剔除组件,用于对来自压圈组件的电池盒进行检测并剔除不合格的电池盒,所述第一剔除组件包括:
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机架上;
第三升降元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
活动件,与所述第三升降元件的活动杆固定,活动件的下端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面具有测距点,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面具有与极柱配合的第二插孔;
第一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活动件的上方,第一测距传感器正对所述测距点,用于在第三升降元件带动活动件运动至最下方后,测量测距点与第一测距传感器的距离;
第一剔除气缸,设置在第一输送带的一侧,用于在第一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进行工作,将对应的电池盒推出第一输送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剔除组件还包括第一接收平台,第一剔除气缸和第一接收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两侧,第一接收平台用于接收被剔除的电池盒。
10.一种端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密封圈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兴金润大正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96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