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扩展阿克曼算法的四驱机器人自动转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78587.X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丰;冯宝林;李露;徐林森;施云高;孙鹏;张攀峰;高磊;徐潺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6/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驱 机器人 转角 自动转向 圆心 轮组 内轮 算法 转弯 实时采集 速度约束 协调稳定 转向电机 圆心距 运行时 转向角 更新 外轮 偏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展阿克曼算法的四驱机器人自动转向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转向电机带动内轮组转向后,实时采集当前内轮组转角并根据内外转向角约束关系式得到外轮组转角,然后根据内外轮组转角得到更新后的瞬时圆心,最后根据更新后的瞬时圆心和内外轮速度约束关系得到内外轮组转弯速度,从而实现四驱机器人的自动转向。本发明能使农业四驱机器人在运行时的转弯半径小、圆心距偏离程度小、动力大、结构紧凑,从而使其运动更加协调稳定,并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智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扩展阿克曼算法的四驱机器人自动转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四驱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出现,减少了工业领域方面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而在实际环境中,机器人出现了环境适应力比较弱,机器人本身的本体结构大等情况。在四驱机器人移动平台上,四驱阿克曼运动模型的特性是:1.各车轮只滚动不滑动;2.各车轮绕同一个心点转动。因此在实际问题当中出现转向时有滑动,不能绕同一圆心转动的情况,从而使得平台运动不协调,机器人野外适应能力低,转弯半径大,圆心距偏离程度大,容易偏离预定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扩展阿克曼算法的四驱机器人自动转向方法,以期能使农业四驱机器人在运行时的转弯半径小、圆心距偏离程度小、动力大、结构紧凑,从而使其运动更加协调稳定,并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扩展阿克曼算法的四驱机器人自动转向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定义采集次数为n;并初始化n=1;
步骤2、选取四驱机器人的四个车轮的轴心线交点作为第n-1次计算的瞬时圆心Gn-1;
步骤3、当转向电机带动内轮组转向后,第n次采集所述四驱机器人的内轮组转角αn,并利用式(1)所示的内外转向角约束关系式得到所述四驱机器人的外轮组转角βn:
式(1)中,K为同一轴上的内轮组或外轮组的轴心线之间距离;L为外轮组间或内轮组间的轴距;
步骤4、根据所述第n次采集的内轮组转角αn以及第n次计算的外轮组转角βn,得到第n次计算的四个车轮的轴心线交点并作为第n次计算的瞬时圆心Gn;
步骤5、根据所述第n次计算的瞬时圆心Gn,得到第n次计算的外轮组转弯半径和内轮组转弯半径
步骤6、根据所述第n次采集的内轮组转弯速度利用式(2)所示的内外轮速度约束关系式得到第n次计算的外轮组转弯速度
步骤7、将n+1赋值给n;并返回步骤3执行,从而根据所述内轮组转角αn、外轮组转角βn、内轮组转弯速度和外轮组转弯速度实现所述四驱机器人的自动转向。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以四个车轮的轴心线交点作为瞬时圆心,并根据内外转向角约束关系式得到内外轮转向角,从而更新瞬时圆心,最后根据更新后的瞬时圆心和内外轮速度约束关系得到内外轮组转弯速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电机电流,减小了转弯半径和圆心距偏离程度,使其运动更加协调稳定,同时优化了阿克曼转向,解决了实际问题当中出现转向时有滑动,不能绕同一圆心转动的情况,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给农业机器领域带来更大的便捷,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8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转向壳
- 下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