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74956.8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本留;白树生;许德运;宋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名流餐处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0;C02F1/40;B01D17/02;B01D17/025;F26B25/04;A23K10/12;A23K10/26;A23K10/37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本红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分拣装置 干燥槽 油水分离装置 余热回收装置 餐厨废弃物 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 出料口 进料口 真空泵 除盐 设备运行稳定性 固液分离效果 自动提升装置 电动球阀 控制系统 真空负压 出汽口 出水口 无异味 功耗 自动化 节约 排放 能源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包括进料自动提升装置、除盐除脂装置、油水分离装置、自动分拣装置、干燥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除脂装置的出水口与油水分离装置相连接,出料口与自动分拣装置的进料口相连接,自动分拣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电动球阀与干燥装置的干燥槽的进料口相连接,干燥槽的出汽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与真空泵相连接,通过真空泵的工作使干燥槽内形成真空负压,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固液分离效果显著、干燥时间短、节约能源、功耗低、环保、无异味排放、设备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310440932.3,专利名称为餐厨废弃物预处理设备的发明专利,并已授权,该专利于通过在壳体上端设有投料斗和正反转电机,壳体内设有自动分选装置,生物杀菌祛臭祛味干燥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电离除臭装置和汽体冷凝装置,所述投料斗经出料口与自动自动分拣装置的餐厨废弃物进料口相连通,自动自动分拣装置经餐厨废弃物出口与生物杀菌祛臭祛味干燥装置中的进料口相连通,自动自动分拣装置经出液口与油水分离装置相连通,生物杀菌祛臭祛味干燥装置经排气口与汽体冷凝装置相连通,气体冷凝装置与电离除臭装置相连通,达到了自动分拣、发酵处理速度快、发酵均匀、加热速度快、发酵时可自动充氧、气体除臭达标、环保无污染的作用。但还存在如下实质性不足:1、在发酵干燥时,由于采用减压干燥,干燥温度通常在140多度,不但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还需要经电离除臭装置进行处理,干燥时间长、耗能高,由于冷凝效果差,导致蒸汽向外散发,而且,由于温度太高,会将餐厨废弃物中含有的有益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全部破坏,是餐厨废弃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被部分破坏;2、当餐厨废弃物被倒入到投料斗内时,过多的油水会经分拣筒流入到干燥槽内,进而延长了干燥时间,增大了干燥负担;3、在餐厨废弃物通过投料斗进入分拣筒内分选时,由于分拣筒由进口端设有小直径过滤网,当细长的固状物进入分拣筒内时,不但很容易插入小直径过滤网内,导致分离轴的负载增大,分离效果不佳,而且分拣筒的小直径过滤网段出膏的含量高,导致排污管道被阻塞;4、当设备需要维护时,由于干燥槽、分拣筒都是整体,需要通过专用设备将轴和干燥槽,或者轴和分拣筒分离,拆装非常麻烦,费时费力。
另外,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分离方式大致可分为重力式分离、离心式分离、电分离、吸附分离、气浮分离等,这些油水分离方式均存在各自的实质性缺陷,油水分离时间长、提油效率低、出油纯度低,如重力式分离方式采用沉降池形式,会导致液体流动存在死区,部分液体得不到流动置换,水中有机质会逐渐腐败变臭;气浮分离方式会产生大量臭气;离心式分离方式设备动力部件维护困难,目前只应用于实验室的分析设备等。
另外,上述分离方法分离出的油水由于分离不彻底,导致油品差,储存及再利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处理时间短、功耗低、环保无臭气排放、设备运行稳定性高、分离效果好的餐厨废弃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名流餐处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名流餐处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4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