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3896.8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海;覃文;魏晓东;向本杰;余晓强;廖升友;刘治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齿轮 正时 标记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所述发动机齿轮系为双层齿轮系结构,包括曲轴齿轮、中间惰齿轮组件、油泵惰齿轮、油泵齿轮以及油泵惰齿轮轴,所述正时标记结构包括:第一标记,第二标记,第三标记以及第四标记,其中,所述第一标记分别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上和所述大惰齿轮上;所述第二标记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和所述小惰齿轮上;所述第三标记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和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所述第四标记分别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和所述油泵齿轮上。该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能够解决内层齿轮正时标记被遮挡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齿轮系结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发动机一般都是采用齿轮或链条来驱动凸轮轴和喷油泵,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之间、曲轴与喷油泵之间有严格的相位关系,设计上需要在齿轮上做好相应的正时标记,装配时按照齿轮记号一一对应,确保相位准确。
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发动机所带附件也越来越多,为驱动这些附件发动机上所布置的齿轮数量也同步增加,对于中重型发动机通常会布置两层轮系,其中凸轮轴齿轮和油泵齿轮及其驱动齿轮布置于内层,外层布置曲轴齿轮、大惰齿轮等。由于发动机正常工作需要准确的配气时刻和喷油时刻,需要装配时保证凸轮轴与曲轴之间、油泵与曲轴之间的准确相位关系,因此设计上必须在曲轴齿轮、中间大惰齿轮、凸轮轴惰齿轮、凸轮轴齿轮及喷油泵齿轮等零件上做出对应的标记。
然而受布置影响,内层齿轮的正时标记经常被外层齿轮挡住,观察空间非常狭小,装配难度大,效率非常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其能够解决内层齿轮正时标记被遮挡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齿轮系的正时标记结构,所述发动机齿轮系为双层齿轮系结构,包括曲轴齿轮、中间惰齿轮组件、油泵惰齿轮、油泵齿轮以及油泵惰齿轮轴,其中所述中间惰齿轮组件为双层齿轮,所述中间惰齿轮组件上的大惰齿轮与小惰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一起,所述大惰齿轮在外层与所述曲轴齿轮相啮合,所述小惰齿轮在内层与凸轮轴惰齿轮和所述油泵惰齿轮相啮合,所述正时标记结构包括:第一标记,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上和所述大惰齿轮上,在装配时,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上的所述第一标记对应于(即,对准)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一标记,从而使得所述曲轴齿轮与所述大惰齿轮之间装配准确;第二标记,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和所述小惰齿轮上,在装配时,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二标记对应于(即,对准)设置在所述小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二标记,从而使得所述大惰齿轮与所述小惰齿轮之间装配准确;第三标记,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和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在装配时,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三标记对应于(即,对准)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的所述第三标记,从而使得所述大惰齿轮与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之间装配准确;以及第四标记,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和所述油泵齿轮上,在装配时,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上的所述第四标记对应于(即,对准)设置在所述油泵齿轮上的所述第四标记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的所述第三标记,从而使得所述油泵惰齿轮与所述油泵齿轮以及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之间装配准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的所述第三标记是标记在所述油泵惰齿轮轴的端面上的参考标记点。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上的所述第四标记与设置在所述油泵惰齿轮轴上的第三标记以及所述惰齿轮轴的中心在一条线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小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二标记标记于所述小惰齿轮的轮毂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大惰齿轮上的所述第二标记为标记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锥形双螺杆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高海况下收放工作艇的回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