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间隙的直驱电动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73339.6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强;康儒;余张国;刘华欣;陈学超;孟非;张润明;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11597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模块 固定结构 丝杠螺母 弹性块 副螺母 主螺母 内孔 推杆 电动推杆 推杆连接 电机轴 无间隙 丝杠 直驱 圆柱体形状 可移动地 模块连接 丝杠连接 丝杠转动 螺纹 传动 隔开 消隙 传递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间隙的直驱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模块和丝杠螺母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丝杠螺母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丝杠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丝杠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丝杠转动;所述丝杠螺母模块包括推杆、主螺母、弹性块、副螺母;所述推杆基本呈一具有内孔的圆柱体形状;所述主螺母和副螺母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可移动地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块隔开;所述主螺母位于所述内孔内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副螺母位于所述内孔内并通过不同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推杆连接。本发明提高了传动的精度,弹性块的消隙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合理利用了空间并保证了传递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推杆,特别是采用电机带动丝杠的螺旋传动方式的电动推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推杆都采用电机带动丝杠,然后丝杠配合螺母这种螺旋传动方式,电机与丝杠的连接方式有好多种,比如联轴器连接,带轮、齿轮连接,蜗轮蜗杆等,但是在很多精密设备上,为了控制整体质量、空间等条件,上述连接方式无法满足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丝杠螺母这种螺旋传动方式在工作时仅有一侧螺旋面在摩擦传动,另一侧的螺旋面有间隙,换向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回差,无法满足较精密的传动要求,这种回差使摩擦更为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专利号为20112047625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电动推杆用双螺母传动装置,该装置使丝杆与螺母之间间隙得以消除,实现无间隙传动,提高了传动精度,尤其是反向精度。但是,这种传动装置中的两个螺母直接与推杆固定,两螺母之间的距离不便调节,当螺母发生磨损后会降低消除间隙的效果,影响传动精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优化电动推杆中电机轴和丝杠的连接方式、丝杠和螺母的配合传动方式,从而控制电动推杆的整体重量和体积,消除电动推杆换向时产生的回差,提高电动推杆的传动精度和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间隙的直驱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模块和丝杠螺母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和所述丝杠螺母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电机模块包括丝杠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丝杠连接,从而带动所述丝杠转动;
所述丝杠螺母模块包括推杆、主螺母、弹性块、副螺母;所述推杆基本呈一具有内孔的圆柱体形状;
所述主螺母和副螺母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可移动地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块隔开;所述主螺母位于所述内孔内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副螺母位于所述内孔内并通过不同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模块进一步包括:轴承座、角接触轴承密封环、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内挡圈;
所述角接触轴承密封环装在轴承座的内孔底部,两个所述角接触轴承装入轴承座的轴承位,中间由角接触轴承内挡圈隔开。
优选地,所述电机模块进一步包括:电机壳、电机定子、电机轴夹紧箍、电机转子;
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电机壳粘结在一起,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轴粘结在一起,所述电机轴夹紧箍和所述电机轴通过螺钉与所述丝杠连接成一体,然后通过螺钉将所述丝杠与所述电机轴轴向拉紧,所述电机轴输出端顶至角接触轴承内圈;所述电机壳与所述电机定子粘结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电机模块进一步包括:电机后端盖、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密封环;
所述深沟球轴承密封环装在所述电机后端盖的内孔底部,所述深沟球轴承装入所述电机后端盖的轴承位,电机后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电机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模块进一步包括:磁珠座、磁珠、上十字轴、上十字轴套、上十字轴铜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73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