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68853.0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建;钱高法;应全平;郑汉浩;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12 | 分类号: | F16H61/12;F16H59/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钮 换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旋钮换挡器包括P,R,N,D及S挡位,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旋钮换挡器的换挡控制信号;判断旋钮换挡器的挡位状态和车辆当前的熄火/点火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换挡控制信号进行换挡,否则,根据旋钮换挡器的挡位状态和车辆当前的熄火/点火状态进行换挡。本发明提供的旋钮换挡器通过旋转旋钮代替换挡杆实现换挡,可以减少机械摩擦,操作更方便;通过旋钮的升降实现P挡及非P挡的转换,安全性更强;实时监测车辆的换挡、熄火/点火状态,在换挡的同时保障行车安全;检测换挡器的各器件,实现换挡器异常时的诊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汽车的安全、灵活度等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汽车的换挡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换挡控制方案主要通过用户进行挡杆操作或按键操作实现换挡控制,不够智能、方便,目前也出现了旋钮换挡器,但是没有对换挡时的挡位等情况进行监测,不够安全,且不能及时监测并解决车辆的挡位故障。
例如公开号为CN102114775A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旋钮换挡器,包括旋钮(10)、微处理器(20)、第一电机驱动模块(31)、第二电机驱动模块(32)、第三电机驱动模块(33)、电机(40)、减速箱(50)、电机位置反馈模块(60)、非易失性存储器(70)和电源(80)。其中微处理器(20)和三个电机驱动模块之间形成三路独立的物理通道,作为故障切换。电机位置反馈模块(60)具有脉冲监测和旋转角度检测两种检测手段。
本发明完全取代了现有车辆中的排挡器及变速杆,并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便利的优点,避免了变速杆的机械摩擦,同时扩大了车厢内使用空间。但是,该方案没有对换挡时的挡位等情况进行监测,不够安全,且不能及时监测并解决车辆的挡位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控制方法,可以结合车辆状态实时监测旋钮换挡器的挡位情况,实现挡位切换安全性,及时诊断换挡器异常时的故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钮换挡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旋钮换挡器包括P,R,N,D及S挡位,包括步骤:
获取旋钮换挡器的换挡控制信号;
判断旋钮换挡器的挡位状态和车辆当前的熄火/点火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状态,若是,则根据所述换挡控制信号进行换挡,否则,根据旋钮换挡器的挡位状态和车辆当前的熄火/点火状态进行换挡。
优选的,所述根据旋钮换挡器的挡位状态和车辆当前的熄火/点火状态进行换挡具体为:
在N挡位时判断是否接收熄火信号,若是,则进入熄火状态并判断进入熄火状态是否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若否,则获取点火信号,发动机运行,若是,则发出旋钮下降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进入下降状态至P挡,若进入下降状态,则车辆熄火,若未下降则上报为熄火异常状态;
在非N/P挡位时判断是否接收熄火信号,若是,则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小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发出旋钮下降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进入下降状态至P挡,若未进入下降状态则上报为熄火异常状态;异常状态;
在熄火异常状态下判断是否接收点火信号,若是,则再次发出旋钮下降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下降至P挡,若是,则车辆熄火,否则,保持熄火异常状态;
在运行异常状态下判断是否接收熄火信号,若是,则判断当前车速是否小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发出旋钮下降信号并判断旋钮是否下降至P挡,若是,则车辆熄火,否则,进入熄火异常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获取挡位感应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8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传动无级变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