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65816.4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洪伟;徐鹏;袁庆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B23K37/00;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管 机器人焊接 多节 焊接 人工操作 方形环 连接件 钢板 机器人操作 预制连接件 安全隐患 构件固定 焊接过程 清理焊渣 生产效率 焊缝 预制的 柱结构 遮盖 修补 替代 加工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它涉及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它采用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进行焊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制连接件;步骤2,在步骤1中预制的连接件两侧分别套上一待加工方管柱,然后将整个构件固定放置在所述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上;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四个钢板分别与方形环箍两侧的方管柱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该方形环箍未被钢板遮盖的部分与两侧的方管柱进行焊接处理;步骤4,检查修补焊缝,清理焊渣。本发明设计的连接件不仅使得多节方管柱结构牢靠,而且在焊接过程中使用了机器人操作替代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消除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和推广装配式建筑结构,推动结构构件的标准化,装配式建筑方钢管柱应运而生。方钢管柱又叫方管柱,是方形管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边长相等的的钢管,它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方管。
现有技术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将至少两个以上的标准方管柱对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多节方管柱。这类组合方管柱通常采用人工焊接在一起;但是,单纯焊接不够牢固,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个焊接过程大都是采用人工搬运至焊机下方,然后再由人工进行焊接;人工搬运和焊接方钢管柱,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也低;同时,人工操作也毫无保障,容易发生伤手等意外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采用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进行焊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制连接件,该连接件是以方形芯管柱为主体,该方形芯管柱的长度小于待加工方管柱的长度,该方形芯管柱外边长与待加工方管柱内边长尺寸一致,首先沿着该方形芯管柱中部外侧壁垂直焊接一方形环箍,该方形环箍外边长与待加工方管柱外边长尺寸一致,然后分别在该方形环箍的四个边线上各焊接一长条形的钢板,该钢板的长度小于方形芯管柱的长度,该钢板的长边与对应的方形环箍的边线相互垂直,且每一个钢板在空间上处在与其对应的方形芯管柱侧壁的几何中心位置,该钢板的宽度与方形芯管柱的外边长尺寸一致;
步骤2,在步骤1中预制的连接件两侧分别套上一待加工方管柱,然后将整个构件固定放置在所述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上;
步骤3,将步骤2中的四个钢板分别与方形环箍两侧的方管柱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该方形环箍未被钢板遮盖的部分与两侧的方管柱进行焊接处理;
步骤4,检查修补焊缝,清理焊渣,然后对焊缝进行修磨。
进一步地,所述多节方管柱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包括焊接机器人、焊接工作台和转运机器人,所述焊接工作台平行设置在所述焊接机器人与转运机器人之间,所述焊接工作台用于固定支撑多节方管柱,所述转运机器人用于抓取并转移多节方管柱,所述焊接机器人用于对多节方管柱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短节柱机器人焊接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缝钢管焊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