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控制车辆的操作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61212.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A·巴赫蒂;R-W·琼迈尔;A·桑特拉;S·特罗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G01S13/87;G01S13/931;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德国诺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毫米波 雷达 传感器 控制 车辆 操作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操作的系统,包括:
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耦合到车辆的驾驶员侧门,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一组雷达数据,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指示对象存在于第一视场内;
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耦合到所述车辆的邻近所述驾驶员侧门的侧视镜,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二组雷达数据,所述第二组雷达数据指示所述对象存在于第二视场内;
处理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确定所述对象是否正在接近所述驾驶员侧门;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组雷达数据,确定所述对象是否正在接近所述侧视镜;以及
控制器,耦合到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处理电路提供给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车辆的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车辆是静止的,交替地启用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处理电路确定所述对象正在接近所述侧视镜,锁定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员侧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分类算法对所述对象进行分类,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处理电路将所述对象分类为另一车辆并且确定所述另一车辆正在接近所述驾驶员侧门,部署所述车辆的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另一车辆的速度大于速度阈值而部署所述车辆的所述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速度阈值在5米每秒和20米每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每1毫秒至每20毫秒被交替地启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车辆的引擎被接通并且所述车辆是静止的,启用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并且禁用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引擎被关断,启用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并且禁用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视场垂直于所述第二视场。
10.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操作的方法,包括:
由耦合到车辆的驾驶员侧门的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生成第一组雷达数据,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指示对象存在于第一视场内;
由耦合到所述车辆的、邻近所述驾驶员侧门的侧视镜的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生成第二组雷达数据,所述第二组雷达数据指示所述对象存在于第二视场内;
由耦合到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处理电路,基于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确定所述对象是否正在接近所述驾驶员侧门;
由所述处理电路基于所述第二组雷达数据确定所述对象是否正在接近所述侧视镜;以及
由耦合到所述处理电路、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控制器,基于由所述处理电路提供给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车辆的操作;以及
响应于所述车辆是静止的,交替地启用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确定所述对象是否正在接近所述驾驶员侧门包括:
将所述第一组雷达数据转换为第一距离-多普勒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多普勒数据确定所述对象的速度;以及
响应于所述对象的所述速度大于速度阈值,确定所述对象正在接近所述驾驶员侧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1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