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皮给药制剂的制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969.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旭;卜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8;A61K47/22;A61K47/10;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皮给药制剂 羟丙基纤维素 去离子水 初态 凝胶 烧杯 制法 药代动力学研究 实验室条件 药代动力学 测试药物 均匀凝胶 均匀平铺 凝胶基质 实验器材 透皮给药 吸水溶胀 研究评估 药物开发 预制凝胶 研磨 储备液 促透剂 上表面 称量 研钵 融合 应用 成功 研究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透皮给药制剂的制法,具体步骤包括预制凝胶,称量羟丙基纤维素并均匀平铺于烧杯,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完全覆盖羟丙基纤维素上表面放置一段时间,羟丙基纤维素吸水溶胀成初态凝胶;融合,将初态凝胶转移至研钵中,加入促透剂和含测试药物的储备液,在逐渐添加去离子水的同时进行研磨至所需的制剂体积,得到均匀凝胶样的透皮给药制剂。应用本发明上述方案,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常备制剂、常用实验器材成功制得了凝胶基质的透皮给药制剂,步骤简便、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再经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评估并确定了相对较高的透皮能力,非常适合在药物开发早期进行透皮给药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研发的辅助制剂的研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经皮传递吸收药物制剂的制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经皮传递系统或称经皮治疗制剂(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该类制剂给药时,药物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发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透皮给药制剂(也可称之为经皮吸收制剂)既可以起局部治疗作用,又可以起全身治疗作用,为一些慢性疾病和局部镇痛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式。
透皮给药制剂与常用普通剂型,如口服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等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可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间差异,且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
经皮吸收促进剂(permeation Enhancers)是指那些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透皮促进剂增加药物吸收,是目前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手段。其促进机理为:溶解皮肤脂质或使皮肤蛋白质变性,从而促进药物在角质层扩散性,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溶解度,使药物透皮吸收速率增加。理想的药物吸收促进剂应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无药理活性、无过敏性、理化性质稳定、与药物及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无反应性、起效快及作用时间长。
药物经皮渗透研究手段也随着新技术的涌现而不断发展,常用的有人工膜、细胞、动物皮肤离体实验及动物体内实验等。体外实验或离体实验并不能真实反应药物经皮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尽早在动物体内开展经皮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药物的透皮能力,在药物研发的初期阶段显得具有重要意义。
在药物研发的发现阶段,测试化合物一般不会大量合成,并且受限于研究经费,一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仅限于小鼠或大鼠等啮齿类实验动物。对于经皮给药的特殊给药途径,也不会特意开发一种满足临床需要的经皮给药制剂。因此,在普通实验室条件下,开发一种简单的、通用的、满足实验需求的经皮给药制剂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透皮给药制剂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求得到一种适于实验室使用的经皮传递系统投入药物研发。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透皮给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以羟丙基纤维素为凝胶基质,以月桂氮卓酮和丙二醇合用为促透剂,并混入测试用药液研磨制得含药凝胶。
进一步地,预制凝胶,称量羟丙基纤维素并均匀平铺于烧杯,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完全覆盖羟丙基纤维素上表面放置一段时间,羟丙基纤维素吸水溶胀成初态凝胶;
融合,将初态凝胶转移至研钵中,加入促透剂和含测试药物的储备液,在逐渐添加去离子水的同时进行研磨至所需的制剂体积,得到均匀凝胶样的透皮给药制剂。
更进一步地,预制凝胶步骤中羟丙基纤维素加水后放置的时间满足形成稳态的亲水性网状溶胀体。
更进一步地,融合步骤在研磨开始前,利用刮刀对初态凝胶进行切割去整、打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软膏
- 下一篇:一种克拉屈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