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334.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7/08 | 分类号: | C22C47/08;C22C49/08;C21D6/00;C21D9/00;C22C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材料 活塞 后减震器 合金钢 半水硫酸钙晶须 红麻 汽车 机械性能 质量百分比 析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属于合金钢材料领域。本发明汽车后减震器活塞由合金钢材料制成,所述合金钢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0.15‑0.20%,Mn:0.12‑0.16%,Si:0.24‑0.28%,红麻芯:0.02‑0.05%,半水硫酸钙晶须:0.09‑0.12%,Rh:0.05‑0.07%,Ru:0.025‑0.045%,余量为Fe。本发明汽车后减震器活塞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并在合金钢材料中加入红麻芯析出合金钢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半水硫酸钙晶须提高合金钢的整体性能,从而使得到的合金钢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属于合金钢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减震器也称为“悬挂”,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减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如果你开过减振器已坏掉的车,你就可以体会汽车通过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荡漾的弹跳,而减振器正是用来抑制这种弹跳的。没有减振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汽车遇到崎岖的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荡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本发明的活塞用于汽车后减震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度高、机械性能优异的汽车后减震器活塞。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所述汽车后减震器活塞由合金钢材料制成,所述合金钢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0.15-0.20%,Mn:0.12-0.16%,Si:0.24-0.28%,红麻芯:0.02-0.05%,半水硫酸钙晶须:0.09-0.12%,Rh:0.05-0.07%,Ru:0.025-0.045%,余量为Fe。
本发明汽车后减震器活塞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并在合金钢材料中加入红麻芯析出合金钢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半水硫酸钙晶须提高合金钢的整体性能,从而使得到的合金钢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在本发明汽车后减震器活塞中,本发明使用的钢中碳含量过高,会导致钢的心部的韧性下降,所以本发明将C含量为0.15%-0.20%,从而保证钢的心部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而由于钢的强度和硬度较低,本发明适当增加了Mn的含量,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此外,Mn元素还与钢中含有的Si元素起协同作用,提高钢的淬透性,从而使钢经渗碳淬火后提高钢的心部的强度和韧性。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因素,本发明提高了Mn元素在钢中的含量,将Mn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12-0.16%%范围内。
在上述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中,所述红麻芯的粒径为20-30目。其中红麻芯中含有红麻纤维,红麻纤维具有密度小及结晶度、取向度、弹性模量较高等特点,能够作为增强材料;另一方面,红麻芯经过熔炼后,其内在的吸油物质溢出,在钢材中能够发挥其超疏水特质,并且其吸附率高,能够将杂质元素包裹吸附后在后续的热轧工序中使其浮于合金钢材表面,从而脱离合金钢。本发明对红麻芯的粒径进行限制,在对合金钢的主要密度和致密度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发挥其作用,若粒径过大,则其在后续的热轧过程中不易析出而成为杂质;若粒径过小,则其难以发挥包裹作用,而影响其性能。
在上述一种汽车后减震器活塞中,所述半水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为50-60。在日常应用领域,无水硫酸钙晶须更为常见,但无水硫酸钙晶须需要经过脱水、煅烧等工艺处理,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本发明中,采用半水硫酸钙晶须能够更好的与红麻芯发挥复合作用,由于红麻芯的超疏水作用,因此半水硫酸钙晶须不会被红麻芯一齐包裹,同时,半水硫酸钙晶须在合金钢中不仅起增强作用,还能与合金钢材料中的Ru和Rh形成络合物,从而结合成更稳定的络合物结构,使合金钢的强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