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应用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8099.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通;李杨;张金清;胡焱;付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驱动 多线程 业务处理线程 机器人应用 基于事件 事件监控 业务系统 分层 线程 架构 事件处理器 事件发送器 事件收集器 驱动 监测事件 轮询模式 模块连接 时间延长 事件单元 消息传递 业务部门 业务响应 传统的 敏捷性 解耦 分发 转化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应用架构,包括事件驱动模块、分层模块和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所述事件驱动模块分别与分层模块和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连接配合并;所述事件驱动模块由事件收集器、事件发送器和事件处理器组成;所述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包括多线程单元和事件单元;所述多线程单元包括事件监控线程和业务处理线程;所述事件监控线程监测事件单元并进行处理或者分发给业务处理线程,由业务处理线程进行处理;将传统的轮询模式转化为了事件驱动的实时推动模式,加快了业务响应的敏捷性,减少了由于跨业务部门或业务系统消息传递而带来的时间延长,真正实现业务系统间的彻底解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应用架构,特别适用于多传感器、多业务的高综合能力的智能对话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安装运行。这台工业机器人用于生产汽车的门、车窗把柄、换档旋钮、灯具固定架,以及汽车内部的其他硬件等。实际生活中,机器人可代替或协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凡是枯燥的、危险的、有毒的、有害的工作,都可由机器人大显身手,机器人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外,还应用于资源勘探开发、救灾排险、医疗服务、家庭娱乐、军事和航天等其他领域,机器人是工业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如何灵活控制机器人,让其可以成为人类的好帮手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传统的银行金融自助设备,如ATM(自助取款机)、CRS(存取款一体机)、ITM(智慧柜员机)、VTM(远程视频柜员机)这类机器,用户基本都是通过触控屏幕与设备进行交互,特点是单一输入源,因而程序可以设计为顺序处理结构。
区别于传统的银行金融自助设备,机器人是一个多传感器组成的复杂操作系统,如麦克风、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红外距离传感器、扬声器、肢体等。显然,在同一时刻机器人系统可能会收到麦克风传递的声音、摄像头检测到的人脸、激光雷达检测到的障碍物等机器人事件,如果使用单线处理的机制,那么就会造成响应的延迟甚至是事件的丢失,表现为机器人反应迟缓呆滞,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应用架构,利于机器人快速反应,工程师编程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应用架构,包括事件驱动模块、分层模块和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所述事件驱动模块分别与分层模块和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连接配合并;所述事件驱动模块由事件收集器、事件发送器和事件处理器组成;所述分层模块包括表示层、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所述表示层、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依次连接并进行信息处理;所述多线程事件驱动模块包括多线程单元和事件单元;所述多线程单元包括事件监控线程和业务处理线程;所述事件单元包括语音识别事件、语义理解事件、人脸识别事件和红外测距事件;所述事件监控线程监测事件单元并进行处理或者分发给业务处理线程,由业务处理线程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事件收集器负责收集所有来自用户的、来自硬件的和来自软件的事件;所述事件发送器负责将事件收集器收集到的事件分发到目标对象中;所述事件处理器运用虚函数机制处理具体的事件响应工作。
优选的,所述事件收集器收集的来自用户的事件包括鼠标和键盘事件。
优选的,所述事件收集器收集的来自硬件的事件包括时钟事件。
优选的,所述事件收集器收集的来自软件的事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8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