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季戊四醇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6140.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万庆梅;金一丰;王胜利;刘志湘;余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003 | 分类号: | C07C69/003;C07C67/08;C07C67/32;C10M129/74;C10N30/02;C10N30/06;C10N30/08;C10N30/1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236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季戊四醇酯 制备 冷冻机油 有机化学 脂肪族二元羧酸 脂肪族一元羧酸 热氧化安定性 高低温性能 工业润滑油 酯类化合物 低挥发性 二氟甲烷 合成技术 回流反应 季戊四醇 粘温性能 互溶性 冷冻剂 润滑性 粗品 可用 脱酸 吸附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冻机油等的季戊四醇酯的制备方法,属有机化学中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一种季戊四醇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季戊四醇、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一元羧酸为原料,在真空下回流反应,然后进行脱酸,制得季戊四醇酯粗品,再经吸附处理得产品。本发明合成的季戊四醇酯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粘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润滑性和低挥发性,与二氟甲烷冷冻剂的互溶性优异,可用于冷冻机油等工业润滑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冻机油等的季戊四醇酯的制备方法,属有机化学中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季戊四醇酯因其分子中的季碳原子位上没有氢原子,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粘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润滑性和低挥发性等优点。季戊四醇酯分子结构中插入二元酸,可以增加酯基的数量,增强分子在摩擦表面的吸附作用力,使油膜具有更好的抗剪切性能,同时可以增大分子量,提高粘度,与二氟甲烷冷冻剂的互溶性优异,可用于冷冻机油等工业润滑油。
在冷冻机油上使用的酯类,要求很高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等性能,要求夹杂物和导电的杂质含量低,酸值和羟值都低,在高温下的水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优异等。
酯类是由羧酸与醇类反应得到的,一般为了得到羟基值低的酯类,要用羧酸过量的体系进行。对于这种酯化反应,一般使用硫酸、对甲苯磺酸等作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在酯化反应容易生成副产品。在用碱进行中和、用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的过程中,能除去生产的副产品及残留的催化剂。但是,要完全除去副产品和残留的催化剂是很困难的,残留的副产品和催化剂是降低酯类热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CN104271547A公开了涉及一种降低酯中残留的副产物、热稳定性高的冷冻机油用酯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以选自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及焦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类,对碳原子数5~10的新戊多元醇与碳原子数4~12的脂肪族羧酸反应得到的酯粗产物进行处理,得到冷冻机油用酯。但该处理工艺复杂,产生的固废较多。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用于冷冻机油等的季戊四醇酯,所述季戊四醇酯具有与二氟甲烷冷冻剂的互溶性优异等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季戊四醇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季戊四醇、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一元羧酸为原料,在真空下回流反应,然后进行脱酸,制得季戊四醇酯粗品,再经吸附处理得产品。
所述的步骤具体为,1)以季戊四醇、脂肪族二元羧酸和一部分脂肪族一元羧酸为原料,在真空下,升温至150℃~220℃,反应3~10h得酯化半成品;2)在步骤1)得到的酯化半成品补加剩余的脂肪族一元羧酸,在真空下,升温至150℃~220℃,反应3~10h得酯化粗品;3)脱酸:将步骤2)得到的酯化粗品充氮气鼓泡脱酸,升温到150~200℃,真空度≤100Pa,脱酸2~4h;4)将步骤3)脱酸后的产品加入吸附剂,吸附处理得产品。
所述步骤1)中的脂肪族二元羧酸为己二酸、壬二酸或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脂肪族一元羧酸为直链或支链的C5~C10一元羧酸。
所述脂肪族一元羧酸为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1)中季戊四醇与脂肪族二元羧酸的摩尔比为1:0~0.7。
所述季戊四醇与脂肪族一元羧酸的摩尔比为1:2.6~4.0。
所述步骤1)中脂肪族一元羧酸与步骤2)中的脂肪族一元羧酸摩尔比为1:1~2。
所述步骤3)中氮气鼓泡脱酸,升温到150~200℃,真空度≤100Pa,脱酸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6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