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流挤压装置及挤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622.6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强;李传晓;惠茜;李彦;赵武;李孟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1/28 | 分类号: | B30B11/28;B30B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装置 均流 筒体 抵持部 均流器 底壁 挤压 弹性件 挤压孔 轴线方向移动 活塞 含能材料 挤出物料 挤压区域 间隔设置 质量均匀 挤出 加工 保证 | ||
1.一种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流器以及筒体;
所述均流器包括活塞、第一抵持部、第二抵持部、第三抵持部、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活塞的一端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上,所述第二抵持部远离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抵持部的一端,所述第三抵持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抵持部、第一抵持部,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实现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三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实现弹性连接;
所述筒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挤压孔;所述均流器设置于所述筒体中,并能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靠近所述底壁,将物料从所述挤压孔中均匀挤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包括第一圆环和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环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周面上;所述第一圆环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抵持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抵持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配合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部包括第二圆环、第二凸缘以及第三凸缘;所述第三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环靠近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内周面上;所述第二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环远离所述第一抵持部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环上靠近所述第二凸缘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抵持部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柱实现弹性连接;所述第三凸缘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抵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三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配合进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部数量为多个;不同所述第二抵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圆环的直径不同,且能套设在一起,并通过套设有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弹性连接;同所述第一抵持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抵持部弹性连接;同所述第三抵持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抵持部套设于所述第三抵持部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抵持部包括导向杆、第一导向台以及第二导向台;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导向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端,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第二抵持部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所述第三抵持部与所述第二抵持部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柱实现弹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开设有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二导向台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向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活塞能沿所述导向杆的轴线移动。
10.一种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均流挤压装置;所述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活塞受外力在所述筒体中沿第一方向运动,并抵持所述第一抵持部;
所述第一抵持部带动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三抵持部在所述筒体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并挤压物料,使得所述物料分别在所述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以及所述第三抵持部的抵持区域中产生相同的流速,从而实现所述物料从所述挤压孔中均匀挤出;
所述活塞受外力在所述筒体中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活塞脱离所述第一抵持部,并带动所述第三抵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所述第三抵持部带动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一抵持部在所述筒体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6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式压棒机
- 下一篇:用于在压片机的模具中传送、插入和定位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