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1121.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民;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三维 扫描 危险 排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包括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连的转动圆盘、与所述转动圆盘固定相连的三维扫描装置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和三维扫描装置电性相连,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三维扫描装置在室内行走,所述转动圆盘用于带动所述三维扫描装置旋转,所述伸缩杆用于调节所述三维扫描装置的高度,所述三维扫描装置用于对周围进行360度空间扫描,绘制出深度图和三维图,并将拍摄的图像实时传输至所述处理装置。本发明可通过儿童视角的三维扫描装置对室内进行观察和三维扫描,能较好的发掘出室内可能对孩子造成危险的潜在物体或其他因素,保护孩童在室内玩乐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扫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室内三维扫描中,多采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测量的方式,在室内固定点放置双摄像装置,利用双摄像装置的三角交汇得到形体的三维坐标信息。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它具有无接触、检测速度快、数据量大等优点,但是同时,由于室内三维扫描需要布置的点过多,对每个检测点需要手动移动测量设备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一个一百平米的房屋的扫描时间需要一到两个小时,扫描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三维扫描多是从成人的视角来进行扫描,缺乏儿童视角的观察,同时也无法注意到儿童视角下的危险因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可以绘制出孩童视角下的房间图,方便成人了解孩子视角中的房间的,同时可以使成人对房间的布局进行调整,还可以对房间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处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包括行走装置、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相连的转动圆盘、与所述转动圆盘固定相连的三维扫描装置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行走装置和三维扫描装置电性相连,所述行走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三维扫描装置在室内行走,所述转动圆盘用于带动所述三维扫描装置旋转,所述伸缩杆用于调节所述三维扫描装置的高度,所述三维扫描装置用于对周围进行360度空间扫描,绘制出深度图和三维图,并将拍摄的图像实时传输至所述处理装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处理装置相连的定位导向装置,所述定位导向装置用于指示所述行走装置朝预先设定的观察点行走。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所述定位导向装置包括激光束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处理装置通过控制所述行走装置使所述三维扫描装置按照所述激光束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信号所引导的路径行走。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所述激光束发射器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边缘,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行走方向中间位置处的中心激光接收器以及对称设置在中心激光接收器两侧的偏离激光接收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行走装置在行走过程中避开障碍物防止碰撞的红外避让装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所述红外避让装置包括与所述行走装置电性相连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行走装置周围多个红外发射管和多个红外接收管,所述多个红外接收管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左、右行走轮、设置在所述左、右行走轮之间的左、右驱动电机,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各连接有一变速器,两个变速器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左、右行走轮相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左、右驱动电机电性相连。
在本发明所述的室内三维扫描与危险排除系统中,所述三维扫描装置为结构光三维扫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1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