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B-IoT系统的终端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50946.0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方;胡泽妍;赵元;胡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14 | 分类号: | H04W52/14;H04W52/24;H04W52/28;H04W52/32;H04W52/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b iot 系统 终端 发射 功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NB-IoT系统的终端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第一终端是否进行覆盖增强等级的升级;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获取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且满足信号接收电平条件的第二终端的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前导码功率偏移量;
根据所述前导码功率偏移量以及第一终端路径损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发射功率;
所述信号接收电平条件具体为:
第二终端的信号接收电平在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号接收电平浮动门限区间内;
则所述获取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且满足信号接收电平条件的第二终端的终端数量具体为:
确定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三终端;
判断所述第三终端的信号接收电平是否在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信号接收电平浮动门限区间内;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数量计数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前导码功率偏移量具体为: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前导码功率偏移量:DELTA_PREAMBLE=△*{1+min[10(NUM_RSRP/step)%,1]};
其中,DELTA_PREAMBLE为所述前导码功率偏移量;△为预设的目标信号接收电平浮动值;NUM_RSRP为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数量;step为步长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前导码功率偏移量以及第一终端路径损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发射功率具体为: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发射功率:
PNPRACH=min{PCMAX-N,C(a),NPRTP+PLc}dBm;
其中,PNPRACH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发射功率;PCMAX-N,C(a)为所述NB-IoT系统针对服务小区C在子帧a配置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NPRTP为窄带参考信号接收功率;PLc为基站到第一终端的路径损耗;
其中,所述PLc=RSRP_UE_CELi-RS;
RSRP_UE_CELi为在第i个覆盖增强等级CELi下第一终端的信号接收电平;RS为基站发射信号功率参考电平;其中,i为整数,且0≤i≤1;
所述NPRTP=Preamble_IRTP+DELTA_PREAMBLE+(Preamble_TC-1)*PR_Step-10*1g(numRPPA);
Preamble_IRTP为前导码初始目标接收功率、DELTA_PREAMBLE为前导码功率偏移量;Preamble_TC为第一终端的接入次数;PR_Step为功率递增步长;numRPPA为前导码重传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一终端是否进行覆盖增强等级的升级,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前导码尝试接入次数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当前覆盖增强等级的前导码最大尝试接入次数;
判断所述前导码尝试接入次数是否等于所述前导码最大尝试接入次数;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当前覆盖增强等级与下一覆盖增强等级临界点的信号接收电平值以及预设的信号接收电平浮动值;
获取所述信号接收电平值与所述预设的信号接收电平浮动值的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信号接收电平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差值;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定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覆盖增强等级的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9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