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6920.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许阳;刘鑫达;梁兴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成金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仿真 形变 纱线模型 内力 建模 物理仿真模型 动力学方程 仿真效果 分析织物 积分过程 结构特性 连续分布 连续纱线 模型表示 受力分析 运动方程 纱线 超弹性 机织物 离散化 求解 隐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给出了一种机织物离散化建模方法,并在进行受力分析,给出了该模型织物所受内力以及外力的表达式。在模型表示方面,采用连续纱线模型,其质量在纱线上连续分布,更符合真实的织物。针对织物仿真中可能出现的超弹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将形变约束与运动方程相结合,可以在不修改物理仿真模型的前提下,在运动积分过程中进行形变约束求解,从而获得良好的仿真效果。其步骤是(1)基于织物的结构特性对织物进行离散建模;(2)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出发,分析织物受到的内力与外力;(3)采用半隐式积分方案对织物进行运动积分,实现动态仿真的目的;(4)对织物的形变进行约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属于织物仿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物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如毛巾,窗帘,桌布,旗帜,服饰等。在计算机动画领域,织物仿真也是增强动画真实性,提高人们视觉体验等众多关键技术中的一项。虽然织物仿真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但是由于织物变形模拟的难度比较大,目前的仿真方法都不能十分准确的模拟织物的运动,而是对织物运动的一种近似表示,其中基于物理的仿真方法考虑了织物的物理特性,在描述织物的材质与变形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常用的仿真模型有弹簧质子模型、有限元模型和基于位置的动力学模型。这三种方法在比拟的织物结构上都不相同,所以在织物仿真的效果上都各有优缺点。近来的研究从织物的细微结构出发,对织物的编织模式与纱线进行模拟,织物仿真的效果就越来越具有真实感。
以往织物仿真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织物物理仿真方法原理简单,但要得到织物的褶皱等细节效果,就需要精细的网格,在精细网格上进行物理仿真比较耗时。
(2)传统织物物理仿真方法采用的模型是对织物的一种近似表示,没有考虑到织物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纱线的物理仿真方法针对织物仿真,提高织物仿真结果的真实感和加快模拟速度,能够反映织物的动态运动,更具有真实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第一步对织物进行建模,获得计算机可以处理的离散结构模型表示;第二步对织物受到的内力与外力进行分析,列出运动学方程,以获取动态仿真效果;第三步对运动学方程进行积分求解,得到某一时刻织物对应的运动状态;第四步是针对织物的超弹性现象求解约束方程,从而获得更真实的仿真效果。
该方案实现的步骤:
(1)基于织物的结构特性对织物进行基于纱线模型的离散建模,获取计算机可以处理的结构模型;
(2)对纱线间的复杂受力进行了简化分析,分析织物受到的内力与外力,既提高了仿真速度,也可以取得较贴近现实的效果;
(3)对织物进行运动积分,实现动态仿真的目的;
(4)对织物的形变进行约束,获取动态仿真效果。
具体如下:
(1)基于纱线模型的经纬编织结构,对织物进行建模,获得计算机处理的离散结构模型表示;
(2)对织物的离散结构模型所受到的内力与外力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学方程;
(3)对运动学方程进行积分求解,得到某一时刻织物对应的运动状态;
(4)对所述织物形变进行约束,并根据织物形变和其运动状态获取动态仿真效果。
所述步骤(1)中,对织物进行建模的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