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6920.9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许阳;刘鑫达;梁兴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成金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仿真 形变 纱线模型 内力 建模 物理仿真模型 动力学方程 仿真效果 分析织物 积分过程 结构特性 连续分布 连续纱线 模型表示 受力分析 运动方程 纱线 超弹性 机织物 离散化 求解 隐式 | ||
1.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纱线模型的经纬编织结构,对织物进行建模,获得计算机处理的离散结构模型表示;
(2)对织物的离散结构模型所受到的内力与外力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学方程;
(3)对运动学方程进行积分求解,得到某一时刻织物对应的运动状态;
(4)对所述织物形变进行约束,并根据织物形变和其运动状态获取动态仿真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织物进行建模的方法如下:
将经纬纱交织点作为一个零距离约束的节点,这个零距离约束在动态仿真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然后任意两个节点间的经纬纱线段采用直线段来表示,完成对机织物的建模;每个节点用一个三维坐标表示节点空间位置,一个二维坐标表示节点在经纬纱线上的位置,即参数坐标,根据拉格朗日运动方程计算出织物的广义质量矩阵,根据质量矩阵将织物离散处理,获得计算机处理的离散结构模型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析织物受到的内力与外力的方法如下:
(21)计算织物受到的外力,所述外力包括重力与空气阻尼力;织物的重力势能表示为对所有纱线段重力势能积分求和的结果,然后将重力势能对节点求梯度,得到节点受到的重力的表示:
其中,ρ为纱线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织物的重力势能,x0,x1为织物节点的坐标表示,Δu为织物节点坐标的差值;
空气阻尼力是形变的阻尼力,与节点的变化速度成正比,对节点直接施加阻尼力:
其df为摩擦力的系数;为节点的变化速度;
(22)计算织物受到的内力,所述内力包括拉伸力、剪切力和弯曲力;当织物产生形变使节点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则会产生相应阻止拉伸的力,拉伸应变在每一段纱线上是相等的,以织物的拉伸力表示为拉伸应变的函数:
其中,ks为拉力的劲度系数,x0,x1为织物节点的坐标表示;
在纱线节点处,相邻的经纬纱线在共享的节点处形成一个剪切角度θ,根据剪切角θ定义出织物的剪切力表示为:
其中,Pi是投影到向量li法平面上的矩阵,L为两条平行纱线的间距,kx为剪切力的劲度系数;Pi=I-liliT,li=normalize(xi-x0),i为节点个数;
所述织物的弯曲力是一种平面外的力,它的变化是非线性且比较复杂的,采用两段纱线的弯曲角度来对织物的弯曲力进行模拟:
其中,kb为弯曲力的劲度系数,kb=B(K),是曲率K的函数,表示初始弯曲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对运动学方程进行积分求解的方法如下:
(31)求解运动方程,得到当前时刻的加速度,更新下一帧的节点速度;
(32)利用更新后的新节点速度求出节点下一帧的新位置,更新节点状态:
Xt+1=Xt+ΔtVt+1
其中,Δt为时间步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纱线模型的织物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织物形变约束的方法如下:
(41)根据织物的纱线拉伸量计算拉伸约束;
(42)将拉伸约束加入运动学方程,根据投影法迭代求解微分方程,更新节点位置,达到对织物形变进行约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9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