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提高运行效率双厢连体结构智能控制组合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6443.6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明屿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4;B66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运行 效率 连体 结构 智能 控制 组合 电梯 | ||
1.一种为提高运行效率双厢连体结构智能控制组合电梯,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和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轿厢包括连体的上、下两层轿厢,分别为主轿厢和副轿厢;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内均设有第一操作面板、重量感应器和换气装置,且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各自具有单独的电梯门,但共用楼层的电梯口;与所述电梯轿厢配合使用的还有每层楼层在电梯口处安装的第二操作面板、摄像装置和扬声器;
所述总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智能控制箱,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数据处理器、第二数据处理器和第三数据处理器,所述智能控制箱用于对所述主轿厢、副轿厢、摄像装置、扬声器和换气装置进行控制;
当第二操作面板有按键被按下时,所述智能控制箱向所述摄像装置发出拍摄指令,所述摄像装置截取图像获得等梯人数后,将所属楼层数和等梯人数信息发送至第一数据处理器;
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接收上述等梯信息后,通过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多次接收到上述等梯信息,来判定当前是否处于“客流高峰期”;
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内的重量感应器持续处于工作状态,并随时将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的承重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器,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器通过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预设承重信息对比,判断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分别是否处于“满员”状态,当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中有一个轿厢不满员,则所述电梯轿厢为不满员状态,当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均为满员时,则所述电梯轿厢为满员状态;
“客流高峰期”时:不满员状态下,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将“楼层数+人数”信息传送至所述第三数据处理器;所述第三数据处理器判断等梯人数超过预设人数的楼层,将等梯人数超过预设人数的楼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箱;并对比判断小于等于预设人数的楼层是否相邻,若相邻,扬声器通知乘客前往等梯人数较多的楼层,并将乘客前往的楼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箱,若不相邻,直接将楼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箱;
非“客流高峰期”时:所述摄像装置将“楼层数+人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箱;
满员状态下,所述扬声器通知乘客“电梯已满”,所述电梯轿厢执行智能控制箱的指令,继续上行或下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组合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控制箱接收到等梯楼层数后,若接收到的等梯楼层数包括顶楼,则控制所述主轿厢运行至顶楼并对准顶楼的电梯口;若接收到的电梯楼层数中包括底楼,则控制所述副轿厢到达底楼并对准底楼的电梯口;
若接收到的楼层数中不包括顶楼和底楼,则智能控制箱控制电梯上行时,先控制所述主轿厢运行至目标楼层并对准楼层的电梯口后打开主轿厢的厢门,待关闭所述主轿厢的厢门后,若还有乘客等梯,则控制所述副轿厢运行至目标楼层并对准目标楼层的电梯口户打开副轿厢的厢门;所述智能控制轿厢控制电梯下行时,先控制副轿厢运行至目标楼层并对准目标楼层的电梯口后打开副轿厢的厢门,待关闭副轿厢的厢门后,若还有乘客等梯,则控制主轿厢运行至目标楼层并对准目标楼层的电梯口后打开主轿厢的厢门;
不满员状态下,当所述主轿厢或副轿厢到达目标楼层后,所述摄像装置持续监控目标楼层的等梯人数,并实时传送至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器将等梯人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组合电梯,其特征在于:
不满员状态下,电梯运行时,所述重量感应器持续实时检测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的承重情况,若超重,所述扬声器提醒乘客“电梯满员,请这位乘客乘坐下一部电梯”,且所述主轿厢和副轿厢的厢门不关闭;若所述主轿厢或副轿厢当前承重与轿厢预设重量差距较大,且还有乘客未进入轿厢,扬声器提醒乘客“电梯尚未满员,请乘客乘坐电梯”,轿厢等待预设时间后没有乘客进入轿厢,所述智能控制箱控制关闭厢门;
电梯运行时,所述智能控制箱响应第一操作面板的所有操作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组合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净化单元和储存空气单元;
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梯轿厢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的套筒;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壳体适配;所述壳体侧壁上部与抽气管连接且相通,下部与排气管连接且相通;所述壳体内上部固定设有过滤装置,下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壳体内中部固定配合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层;所述套筒内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抽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套筒底部固定连接基座;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密封穿过所述套筒表面;穿过基座分别连通设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抽气管、进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均密封穿过墙壁;所述排气管、出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过滤箱上端密封扣接配合有挡盖,所述挡盖上均匀设有进气口,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有插板,所述插板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有出气槽;过滤箱内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隔板;隔板为空腔结构,隔板上均匀开有通孔,隔板底部与过滤箱底部连通固定;所述插板与隔板交错分布,且之间配合放置有滤网;所述出气槽与通孔相对应;
所述储存空气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电梯轿厢内,且与轿厢侧壁固定连接的气膜,所述气膜为聚氯乙烯材质的层状结构;所述气膜每相邻两层之间通过电磁阀连通;所述出气管和第一排气管均与气膜连通;室内墙壁上固定连接有收纳舱;所述气膜与收纳舱相配合;所述气泵、电磁阀、鼓风机和电磁阀均与智能控制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明屿,未经宋明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4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