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5311.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福魁;赵宁;廖云辉;李枫;蒲彦锋;王峰;李磊;杨金海;陈兰光;王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7/138 | 分类号: | B01J27/138;C07C69/96;C07C68/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碱催化剂 二烷基酯 合成碳酸 酯交换法 低温活性 制法 应用 | ||
1.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组分为Ca-M-Al-O-X,Ca的摩尔含量为5-60%,M的摩尔含量为5-60%,Al的摩尔含量为5-60%,X的摩尔含量为0.1%-40%,其余为O的含量,其中M为Mg,La,Ce,Y,Zn,Fe,Mn或Zr中的一种或几种;X为F、Cl或Br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催化剂组成配制浓度为0.1-2mol/L的金属溶液A,配制浓度为0.1-3mol/L的沉淀剂溶液B,将A、B两个溶液加入到水-乙醇溶液中进行共沉淀,沉淀过程需充分搅拌,保持pH=8-13,沉淀后在40-100℃,N2气氛中搅拌老化6-36h,沉淀经去离子水洗涤至PH=7-10,然后在60-120℃下真空干燥6-24h,在300-900℃空气或N2气氛中焙烧2-24h得到Ca-M-Al-O-X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溶液A中的金属盐为硝酸盐、氯化物或硫酸盐,Ca与Al摩尔比为0.1-10,Ca与M摩尔比为0.1-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溶液B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与NaF溶液、 NaCl溶液、NaBr溶液、NH4F溶液、NH4Cl溶液、NH4Br溶液、KF溶液、KCl溶液、KBr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OH-与X摩尔比为 0.1-10,CO32-与X摩尔比为 0.1-10,HCO -3与X摩尔比为 0.1-10,X为F、Cl、Br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乙醇溶液的体积比为0.5-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包括如下步骤:
碳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在间歇反应器或催化精馏装置中进行,原料甲醇与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摩尔比为2-50:1,催化剂用量为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的0.1-10wt%,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0.5-24h,反应压力为0-2.0MPa,塔釜温度60-180℃,塔顶温度60-140℃,回流重量比为1-5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包括如下步骤:
碳酸二乙酯合成反应在间歇反应器或催化精馏装置中进行,原料乙醇与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摩尔比为2-50:1,催化剂用量为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的0.1-10wt%,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0.5-24h,反应压力为0-2.0MPa,塔釜温度80-180℃,塔顶温度80-160℃,回流重量比为1-5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烷基酯的固体碱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包括如下步骤:
碳酸二丁酯合成反应在间歇反应器或催化精馏装置中进行,原料正丁醇与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摩尔比为2-50:1,催化剂用量为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的0.1-10wt%,反应温度为70-140℃,反应时间为0.5-24h,反应压力为0-2.0MPa,塔釜温度100-220℃,塔顶温度100-180℃,回流重量比为1-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5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