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珊瑚状裂褶菌菌株及其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44809.6 申请日: 2018-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9247191A 公开(公告)日: 2019-01-22
发明(设计)人: 马布平;李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代理公司: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何健;李云
地址: 650111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藏 裂褶菌 菌株 栽培 珊瑚状 子实体 中国典型培养物 亲本菌株 生长阶段 栽培周期 资源提供 菌种 裂褶 填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珊瑚状裂褶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褶菌菌株命名为裂褶菌LZJ-1(Schizophyllum commune LZJ-1),已在保藏单位保藏,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7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褶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褶菌菌株的菌丝体形态特征如下: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不发达,基生菌丝浓密粗壮,菌落边缘整齐。

3.一种珊瑚状裂褶菌菌丝体,其特征在于,为培养所述裂褶菌LZJ-1得到的菌丝体。

4.一种珊瑚状裂褶菌子实体,其特征在于,为栽培所述裂褶菌LZJ-1得到的子实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珊瑚状裂褶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1)母种准备:将保存在冰箱中的裂褶菌LZJ-1母种活化,接入到PDA培养,25℃避光培养7d;

2)原种制备: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麦粒48~52%、木屑28~32%、麦麸16~20%、轻质碳酸钙0.5~1.5%、石膏0.5~1.5%混合配制原种培养基,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58%,装瓶、灭菌、接种活化的母种,在25℃条件下避光培养11~13d,至菌丝满瓶;

3)栽培种制作:按照质量百分比将棉籽壳68~72%,麦麸13~17%,木屑8~12%,菜籽饼1~3%,轻质碳酸钙0.5~1.5%、石膏0.5~1.5%。混合配制栽培培养基,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58%,然后装袋、灭菌、冷却到常温,打孔,接种制备好的原种;

4)菌丝培养:接种原种后采用胶带封袋口,放进培养室,菌丝在温度24℃±1℃、湿度60~7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8d;

5)出菇管理:菌丝培养8d营养积累足够后,将菌包移进出菇房,撕开封口胶带,将菌包整齐摆放在出菇架上,接种面向上;出菇管理包括诱导原基发生和菇蕾生长期以及成熟期,每个阶段方法及性状如下:

a.原基发生阶段为第1~2天,设置室温21℃±1℃,空气相对湿度89%、散射光刺激,光照强度350lx 30min/h、二氧化碳浓度550~650PPM,通风换气;

b.菇蕾生长期为第2~9天,设置室温22℃±1℃,空气相对湿度91%、散射光刺激,光照强度350lx 10min/h,二氧化碳浓度450~550PPM、勤通风,此阶段裂褶菌已有少量孢子弹射,呈管状的单个原基集成珊瑚状菇蕾,每个原基尖端有小孔分化,随着生长,小孔逐渐沿管状向地面开裂,子实体叶片由外向内展开,随着子实体叶片展开,逐渐可见菌褶形成;

c.成熟期为第9-12天,保持室温21℃±1℃,空气相对湿度90%,不需光照,通风条件同菇蕾生长期,此阶段子实体叶片完全展开已成熟,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8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