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产量的水稻培育全程防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3654.4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江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良清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13/00;A01N43/16;A01N43/90;A01N63/20;A01N63/22;A01N63/23;A01N63/30;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 |
| 地址: | 335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产量 水稻 培育 全程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产量的水稻培育全程防治方法,属于水稻培育技术领域,通过对水稻生长过程的进行全程的防治培育,使用生物制剂替代化学农药,能够实现高度安全性,基本无农药残留;绿色环保并且水稻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提高产量的水稻培育全程防 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种植光追求生产,不求优质,那价格很难上去;光追求优质,而没有 产量,也很难攒到钱;因此,高产优质要同步进行。要达到高产优质,首先要 全面了解水稻一生概况、水肥管理、栽培目标、病虫害整体解决,并做好农时 安排,做到全程掌控。
水稻一生概况:
由于水稻前期以长根、长叶、长经杆,并以氮碳代谢为主,我们把它叫营 养生长期;由于后期孕穗、抽穗、成熟,从而形成新的种子,我们把它称作为 生殖生长期。在营养生长期内,我们又把它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在苗 期内又可分为幼芽期、幼苗期、成苗期;在分蘖期内又可分为分蘖初期、分蘖 盛期、分蘖末期。水稻拔节期根据水稻品种不同,拔节可分为重叠型、衔接型、 分离型。在生殖生长期内可分为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 枯熟期。
在孕穗期内可分为八期:
第一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看不见);第二期:第一枝梗原基分化期(毛 即现);第三期:第二枝梗原基和颖花原基分化期(毛丛丛);第四期:雌雄 蕊分化期(粒粒现);第五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颖壳分);第六期:花粉 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叶枕平);第七期:花粉内容充实期(穗变绿);第八期: 花粉完成期(即出现)。由于孕穗期也伴随着拔节和长叶,也有营养生长,但 为了便于管理而把它划分到生殖生长期。
现有的水稻培育过程中,为了保持高产出低虫害,会采用大量的化学农药, 虽然提高了收成,可以达到800-1000斤一亩,但是产物中会有大量的农药残留, 对人体危害大;一些采用生物制剂作水稻培育的防治时,由于使用不恰当,虽 然可以降低虫害,但是也大大影响了水稻的收成,一般只有400-600斤一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提高 产量的水稻培育全程防治方法,通过对水稻生长过程的进行全程的防治培育, 使用生物制剂替代化学农药,能够实现高度安全性,基本无农药残留;绿色环 保并且水稻产量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产量的水稻培育全程防治方法,
对于生育期在110-119天的水稻;
水稻移栽后12-15天,进行第一次防治,
晒田前3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抽穗前3天,进行第三次防治,
齐穗后3天,进行第四次防治;
对于生育期在120-135天的水稻;
水稻移栽后12-15天,进行第一次防治;
晒田前3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孕穗二期,进行第三次防治,
抽穗前3天,进行第四次防治,
齐穗后3天,进行第五次防治;
每次防治所施用的药剂均由防虫剂以及杀菌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良清,未经江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3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