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0681.6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宣孝;松下耕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平稳的预热。内燃机(23)具有:曲轴箱(24),其在收纳曲轴的曲柄及变速器的传动齿轮的曲柄室(39)的底部具有油底壳(106);隔壁(109),其形成于曲柄室(39)的内壁,针对在重力方向从曲柄至油底壳(106)的第一油路(107),至少部分地隔开在重力方向从传动齿轮至油底壳(106)的第二油路(108);油泵,其在油底壳(106)上在与第二油路(108)隔开的存积区域(111)具有吸入口(8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包括:在收纳曲轴的曲柄及变速器的传动齿轮的曲柄室的底部具有油底壳的曲轴箱、以及在油底壳上的存积区域具有吸入口的油泵。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内燃机的曲轴箱结构。在曲轴箱的底部形成有油底壳。油泵从油底壳抽吸机油。从油泵经由机油冷却器及机油滤清器,向曲轴的轴承及缸盖、变速器的主轴、变速器的副轴供给机油。
机油与曲轴及传动齿轮的旋转相应地进行扩散。由活塞及缸部加热的机油、以及在传动齿轮中流动的比较低温的机油通过曲轴及传动齿轮进行扩散并混合,因此会妨碍内燃机预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66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平稳的预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燃机,具有:曲轴箱,其在收纳曲轴的曲柄及变速器的传动齿轮的曲柄室的底部具有油底壳;隔壁,其形成于所述曲柄室的内壁,针对在重力方向从所述曲柄至所述油底壳的第一油路,至少部分地隔开在重力方向从所述传动齿轮至所述油底壳的第二油路;油泵,在所述油底壳之上且在与所述第二油路隔开的存积区域具有吸入口。
根据第二方面,除了第一方面的结构以外,所述隔壁具有:第一隔壁,其从曲轴箱的所述油底壳向所述曲轴的曲柄臂延伸;第二隔壁,其从所述曲轴箱的上壁向所述曲柄臂延伸。
根据第三方面,除了第二方面的结构以外,内燃机具有与所述第一隔壁的上端连接并沿所述曲柄臂的外周延伸的第三隔壁。
根据第四方面,除了第一~第三方面的任一结构以外,在内燃机中,区划有辅助存积区域,该辅助存积区域在所述油底壳之上利用所述隔壁而与所述存积区域隔开,并在存积的机油内容许机油从形成于所述隔壁的间隙流入。
根据第五方面,除了第四方面的结构以外,所述曲轴箱具有:第一箱半体、以及在配合面与所述第一箱半体结合的第二箱半体,在所述第一箱半体形成有:第一肋部,其对第一流路进行区划,该第一流路与所述存积区域隔开,在配合面开放,并在与所述配合面分离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吸入口;第二肋部,在其与所述配合面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构成所述隔壁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箱半体形成有:第三肋部,其对第二流路进行区划,该第二流路在所述配合面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并且与所述存积区域连接;第四肋部,其在所述配合面与所述第二肋部相对,构成所述隔壁的一部分。
根据第一方面,在曲柄室内机油与曲轴及传动齿轮的旋转相应地进行扩散。抑制由活塞及缸部加热的高温的返回机油、以及在传动齿轮流动的比较低温的返回机油分别通过曲轴及传动齿轮进行扩散并混合。这样,被加热的机油从吸入口被吸入油泵。被加热的机油在内燃机内循环。能够在内燃机内实现平稳的预热。
根据第二方面,因为曲柄臂与油底壳之间的空间由第一隔壁阻隔,曲柄臂与曲轴箱的上壁之间的空间由第二隔壁阻隔,所以,能够抑制传动齿轮侧的低温的机油通过上述空间而进入曲轴侧的第一油路。假如即使曲柄臂在第一隔壁及第二隔壁之间一部分暴露于第二油路,也能够抑制传动齿轮侧的低温的机油与曲柄臂的旋转相应地进入曲轴侧的第一油路。这样,能够防止加热的机油与比较低温的机油混合。促进内燃机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