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系统及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3650.8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娄越;赵欣;王国庆;王然;闫宝德;赵琪;李鑫;陈栋;方子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李朝翠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状覆盖物 海面 无接触 激光探测设备 传感器探测 多点采集 光学成像 获取信息 远程操作 种类鉴别 自动完成 覆盖区 全天时 膜状 探测 自动化 海水 | ||
本发明一种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系统,首先采用红外/可见光学成像手段对海面膜状覆盖物与海水的疑似区分,可以全天时自动完成;然后,调动激光探测设备对海面膜状覆盖物进行种类鉴别,本发明的针对性及准确性相较于原有技术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获取信息多,并且可以在远程操作,灵活性强、效率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海面膜状覆盖区进行多点采集,获取膜状覆盖物区域物体的区域范围分布,有效提高各传感器探测效率和探测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污染检测和海洋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系统以及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效益的占比逐渐增加,人类的海上活动也日益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保证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需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污染治理。海上膜状覆盖物会隔绝海水与空气的置换效能,对水体中的生物影响较大,所以有必要对海洋膜状覆盖物进行发现和对其体积与类别进行鉴定,便于针对性的治理和清除。
目前常用的对海面膜状覆盖物的发现和识别方法有:人眼观测,经验评估,电视成像,激光诱导荧光。常用的海面膜状覆盖物识别方法存在依赖人为经验严重,或者选用探测传感器单一、获取信息不足,多源复合探测方式较少,存在判别误差、自动化效率较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探测效率高,能够有效提高对海面膜状目标的探测能力的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系统及识别方法。
本发明一种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系统,包括装载在二维平台上的红外热像仪、可见光摄像机设备、激光探测设备以及综合控制系统;
其中,可见光摄像机设备在二维平台带动下负责白天完成大范围海面覆盖物搜索、监测、获取扫描成像,当发现疑似覆盖物,上报综合控制系统;红外热像仪负责夜晚对海面覆盖物进行监测、搜索、获取红外成像,上报综合控制系统,白天接受综合控制系统指令探测疑似覆盖物的红外特性获取红外成像,上报综合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对可见光摄像机设备与红外热像仪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获取覆盖物的形态信息;激光探测设备接受综合控制系统指令,对覆盖物从物理分子层次进行鉴别。
作为优选方案,二维平台可实现方位360°探测、俯仰-25°至40°探测。
一种快速无接触识别海面膜状覆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综合控制系统发出对海面进行未知覆盖物搜索和监测指令后,白天情况下,可见光摄像机设备启动,在二维平台的带动下,对设备周边进行扫描成像,发现疑似覆盖物目标后,启动红外热像仪探测该区域的红外特性,获取红外成像;夜晚情况下,启动红外热像仪,对海面覆盖物进行监测、搜索获取红外成像;
步骤二,综合控制系统接收可见光摄像机设备和红外热像仪获取的成像并进行处理,如果判断海上存在膜状物,对膜状物进行形态特征提取;
步骤三,在判断海上存在膜状物的情况下,综合控制系统启动激光探测设备,对海面覆盖物的种类进行鉴别。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一中,二维平台可实现方位360°探测、俯仰-25°至40°探测。
本发明首先采用红外/可见光学成像手段对海面膜状覆盖物与海水的疑似区分,可以全天时自动完成;然后,调动激光探测设备对海面膜状覆盖物进行种类鉴别,本发明的针对性及准确性相较于原有技术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获取信息多,并且可以在远程操作,灵活性强、效率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海面膜状覆盖区进行多点采集,获取膜状覆盖物区域物体的区域范围分布,有效提高各传感器探测效率和探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3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