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凯氏氮和总锌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2446.4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超;叶倩;顾德仁;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10;C02F101/3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任艳霞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冷轧 纳滤浓 水中 凯氏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凯氏氮和总锌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冷轧纳滤浓水进入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内部装有复合改性氧化铝;所述冷轧纳滤浓水从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的底部进入过滤器,自下而上流出;冷轧纳滤浓水进入改性树脂吸附塔,改性树脂吸附塔中的二羟基苯乙酮改性聚合螯合树脂比表面积为680~975m2/g;经过改性树脂吸附塔后,冷轧纳滤浓水的电导率为11280~16120us/cm,凯氏氮为0.3~0.9mg/L,总锌为0.07~0.09mg/L;排放或者进入反渗透等废水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凯氏氮和总锌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电镀锌过程中在镀锌时需要把锌锭溶解在硫酸中进行电镀,电镀之后要进行多级清洗,清洗废水中含有凯氏氮和锌离子。其中的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废水站,含锌废水经过两级沉淀处理后,冷轧含锌废水不能够达标排放。采用纳滤技术继续处理冷轧含锌废水,含锌废水纳滤产水作为钢铁企业循环冷却用水,70%的含锌废水可回用生产,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纳滤产生的浓水的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含有凯氏氮和总锌,如果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势必会对水体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时去除冷轧含锌纳滤浓水中总锌和凯氏氮的处理工艺。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冷轧含锌废水的水质水量情况,开发出经济、高效的污染物处理工艺,以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为主要任务,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应对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凯氏氮和总锌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处理冷轧纳滤浓水中凯氏氮和总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冷轧纳滤浓水的水质电导率为11200~15320us/cm,凯氏氮为5.2~14.9mg/L,总锌为3.5~7.8mg/L;
所述冷轧纳滤浓水进入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内部装有复合改性氧化铝;所述冷轧纳滤浓水从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的底部进入过滤器,自下而上流出,复合改性氧化铝过滤器中复合改性氧化铝占整个过滤器体积的75~90%,冷轧纳滤浓水在过滤器中的停留时间为32~57min;
所述复合改性氧化铝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氧化铝载体的筛选:氧化铝粒径为150~200目,比表面积为203~297m2/g;2)载体除杂质:氧化铝在质量分数2~4%的稀盐酸内浸渍70~230min,取出后在质量分数2~4%氯化钠中浸没50~120min,然后在105℃鼓风干燥箱中烘干1~2小时,冷却;3)浸渍液的配制:配制溶液浓度为14~26%氯化钠溶液、6~18%硅酸钠溶液,2~7%硫酸铁溶液,然后这三种溶液以体积比4~6:2:1配制成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7~12mg/L的硬酯酸钠,在超声条件下以55~75转/分钟的机械搅拌30~120min,形成浸渍溶液;4)氧化铝的浸渍:氧化铝在浸渍溶液中,在45~55℃的恒温箱中浸渍230~350min;然后将氧化铝取出,在室温下晾干;5)高温烧结:将氧化铝放入,先以8~12℃/min升温至320℃,恒温焙烧125~170min,然后自然冷却,制备得到复合改性氧化铝;
冷轧纳滤浓水进入改性树脂吸附塔,改性树脂吸附塔中的二羟基苯乙酮改性聚合螯合树脂比表面积为680~975m2/g;经过改性树脂吸附塔后,冷轧纳滤浓水的电导率为11280~16120us/cm,凯氏氮为0.3~0.9mg/L,总锌为0.07~0.09mg/L;排放或者进入反渗透等废水回用装置。
进一步,复合改性氧化铝比表面积为247~365m2/g,改性后增大了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