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模具的主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发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1690.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7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艺极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10;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模具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膜具的主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发泡模具,制作方法包括:a)制作主模型的主体;b)制作所述主模型的分型面体;c)组装所述主模型的主体与分型面体;d)制作及固化硅胶膏体固化模;e)制作砂模模芯;f)制作砂模外型;h)浇筑成型。与传统翻砂工艺相比,本发明将主模具的主模型材料由聚氨酯材料改为本发明的胚体料材料,大大改善了主模型的光滑度;现有主模型在砂型上导出模具外型,现在采用硅胶层、隔空层来导出模具型腔,再导出模具外型,使得型腔表面更加光滑,质量更好,并且,采用本发明制作而成的主模具,避免了现有技术制作而成的主模具成型不饱满、毛刺、粘模等问题,从而满足了模具成型行业中高品质要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泡模具的主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发泡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除了汽车的使用性能之外,汽车的内饰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件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乘客观感、触感,功能使用以及乘坐舒适性,一直是各大汽车厂商卖点竞争的核心,而汽车座椅发泡产品又是直接影响到汽车座椅外观、功能及舒适性的关键部件。
参照图1,图1绘示了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产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泡产品包括A面与B面,A面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面,B面为非直接接触面, A面外观及精度要求相对B面高很多,由于发泡产品的质量好坏与发泡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确保发泡产品A面灌注外观成型质量,通常模具设计时考虑到发泡聚氨酯化工料浇筑是往下浇筑,则需要将A面作为下模,下模内型腔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到发泡产品A面外观质量,对于客户(发泡产品生产厂家)来说,因此,需要提高下模模具的铸造工艺,以提高下模的精细度,从而提高发泡产品质量。
但是,当前,通常模具铸造工艺采用的是较为普通的翻砂技术,即,将下模(主模具)直接翻砂分离,在砂型上直接导出模具外型结构,成型后的模具内腔粗糙,存在数据误差,砂眼多,收缩率难以控制,分型面凹凸不平,上述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同时也为后续的加工工序增加了较多的难度,人力和物力成本大大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泡模具的主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
a)制作主模型的主体,包括:
a1)准备胚体料;
a2)根据所述主模型的三维数据及数控编程加工所述胚体料,以形成所述主模型的主体;
a3)对所述主模型的主体的表面进行精修;
b)制作所述主模型的分型面体,包括:
b1)准备聚氨酯硬泡胚体料;
b2)根据分型面模型的三维数据及数控编程加工所述聚氨酯硬泡胚体料,以形成所述主模型的分型面模型;
b3)采用胶体将所述主模型的分型面模型粘接在底板上固定,以形成所述主模型的分型面体;
c)组装所述主模型的主体与分型面体,包括:
c1)将所述主模型的主体背面修整平整;
c2)将所述主模型的主体的背面靠近分型面体并与分型面体进行拼接,以形成所述主模型;
c3)对所述主模型进行顺滑处理;
d)制作及固化硅胶膏体固化模,包括:
d1)将进行顺滑处理后的所述主模型涂上多层硅胶以使所述主模型表面形成硅胶层;
d2)当所述硅胶层固化后,并在所述底板的四周设置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主模型之间形成填充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艺极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艺极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1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