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20162.3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毅;王恒;王晨;盛竟茹;李辉;孟治华;邱克林;黎超;李锦;朱良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7/03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俞晓祥 |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副瓣 反射杂波 机载雷达 雷达天线 投射 雷达 反射 抗干扰设计 电磁兼容 飞机雷达 机身蒙皮 机身下部 蒙皮区域 能量衰减 吸波材料 相应区域 近距离 雷达罩 潜在的 有效地 机身 衰减 杂波 天线 探测 海面 返回 覆盖 飞机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抗干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大、中型飞机上需安装各种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身下部时,天线第一近副瓣主要能量将投射到雷达罩所覆盖的飞机雷达舱蒙皮区域,经反射后投射到近距离的海面或地面,再次反射返回雷达的杂波能量较大,严重影响雷达的探测。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使用吸波材料对机身蒙皮相应区域进行能量衰减处理。可将雷达天线第一近副瓣投射在机身部位的能量大大衰减,从而有效地降低反射杂波对雷达天线的影响,并降低潜在的电磁兼容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抗干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中型飞机上需安装各种雷达天线,用于实现诸如气象探测、目标识别跟踪等功能,雷达天线一般安装于机头或机身下部。当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身下部时,天线第一近副瓣主要能量将投射到雷达罩所覆盖的飞机雷达舱蒙皮区域,经反射后投射到近距离的海面或地面,再次反射返回雷达的杂波能量较大,严重影响雷达的探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天线、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罩及机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分析天线第一近副瓣的主要能量投射区域,确定吸波材料的粘贴部位,同时根据天线发射功率、副瓣电平等参数选用合适类型及材质的吸波材料,将第一近副瓣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本发明为了尽量减少第一近副瓣的反射杂波、防止机身部位出现电磁爬行波以及降低近距金属反射物对天线发射电磁波的影响,提出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使用吸波材料对机身蒙皮相应区域进行能量衰减处理。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针对吊装在机身下部的雷达天线,该方法对雷达罩内的机身蒙皮区域进行分区,包括沿航向的中间区域Ⅰ、左区域Ⅱ和右区域Ⅲ,根据雷达天线发射功率、副瓣电平参数选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正向反射率满足要求的吸波材料;然后在中间区域Ⅰ内、由前向后进行多种形状各异的吸波材料板块的拼接和粘贴;接下来在左区域Ⅱ和右区域Ⅲ内、由前向后进行多种形状各异的吸波材料板块的拼接和粘贴;最后在支架露出机身的部分沿一周粘贴吸波材料。
所述左区域Ⅱ和右区域Ⅲ相对于中间区域Ⅰ对称。
所述吸波材料具备三防和良好的阻燃特性。
各区域的拼接都完成后,在中间区域Ⅰ内、由前向后进行粘贴;接下来在左区域Ⅱ和右区域Ⅲ内、由前向后进行粘贴。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将雷达天线第一近副瓣投射在机身部位的能量大大衰减,从而有效地降低反射杂波对雷达天线的影响,并降低潜在的电磁兼容风险,在按照GJB2038-1994对能量投射区域粘贴的吸波材料进行测试后,能量衰减大于20dB,该发明已装机验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近副瓣能量投射机身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机身区域粘贴吸波材料的分区示意图;
图3为吸波材料分块粘贴示意图;
图4为天线安装支架粘贴吸波材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某型机加装某型雷达天线后,该雷达天线吊装于机身下部,该天线第一近副瓣能量投射区域主要集中在雷达罩覆盖机身蒙皮区域及雷达安装支架上,因此需要在上述区域粘贴吸波材料来对副瓣能量进行衰减处理。
对于雷达罩内的机身蒙皮区域,采用分区拼接的方法。如图2所示,依据蒙皮表面自有的两条分隔线,将此覆盖区域分为三个部分:中间区域(Ⅰ)、左区域(Ⅱ)、右区域(Ⅲ),每个区域由多种形状各异的吸波材料板块拼接而成,如图3所示,拼接完成后,按照自前向后的方式对已分块的吸波材料进行粘贴,先后顺序为中间区域(Ⅰ)、左区域(Ⅱ)、右区域(Ⅲ)。
对于天线安装支架区域,确定支架露出机身部分(图中阴影部分)周围一圈共四个平面粘贴吸波材料,具体见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0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