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7942.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庆;王宝新;许守骏;高存强;回志姗;汤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11/2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电机 | ||
1.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4)、转子(5)和转轴(6),所述转轴(6)的头端轴向伸出电机机壳(2),所述转轴(6)的尾端轴向伸出所述电机机壳(2);
RV减速机(1),所述RV减速机(1)的针齿壳与所述电机机壳(2)的头部可拆卸的同轴连接,所述转轴(6)的头端花键与所述RV减速机(1)内部的行星齿轮连接;
盖状散热器(14),所述盖状散热器(14)与所述电机机壳(2)的尾部可拆卸的同轴连接;
伺服控制板(13),所述伺服控制板(13)安装在所述电机机壳(2)和所述盖状散热器(14)所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伺服电机还包括端盖(7),所述端盖(7)与所述电机机壳(2)的尾部可拆卸的同轴连接,所述端盖(7)的轴心设置通孔,所述转轴(6)的尾端与所述通孔同轴的间隙配合,所述通孔的轴心头端设置后轴承(8),所述转轴(6)通过所述后轴承(8)与所述端盖(7)连接;
所述电机机壳(2)的内部填充油,所述转轴(6)的尾端与所述电机机壳(2)之间设置油封(9);
所述盖状散热器(14)与所述端盖(7)的尾部可拆卸的同轴连接,所述伺服控制板(13)容纳在所述盖状散热器(14)与所述端盖(7)的空间内;
所述电机机壳(2)的头部端板设置轴心孔,所述轴心孔的尾部设置前轴承(3),所述转轴(6)通过所述后轴承(8)与所述电机机壳(2)的头部端板连接;
所述集成电机还包括支撑盖(11)、制动器(10);
所述支撑盖(11)与所述制动器(10)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盖(11)的尾部轴心设置扩孔;
所述制动器(10)的制动片同轴套设在所述转轴(6)的尾部,所述制动器(10)的制动盘同轴对夹所述制动片,所述扩孔的头部同轴的设置所述制动器(10)的制动线圈;
所述支撑盖(11)的头部与所述端盖(7)的尾部可拆卸的同轴连接,所述支撑盖(11)的尾部与所述盖状散热器(14)可拆卸的同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电机还包括分体式编码器(12),所述分体式编码器(12)包括码盘和光电部件,所述码盘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6)的尾端端部,所述光电部件集成在所述伺服控制板(13)上,所述光电部件发射的光束照射在所述码盘上,所述码盘反射的光束照射在所述光电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状散热器(14)设置电源接口和通讯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端盖(7)设置线孔Ⅰ,所述定子(4)的导线穿过所述线孔Ⅰ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定子(4)导线与所述线孔Ⅰ之间设置密封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状散热器(14)设置电源接口和通讯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端盖(7)设置线孔Ⅰ,所述支撑盖(11)设置线孔Ⅱ,所述定子(4)的导线穿过所述线孔Ⅰ和所述线孔Ⅱ与所述伺服控制板(13)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定子(4)导线至少与所述线孔Ⅰ之间设置密封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79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伺服系统
- 下一篇:永磁直流电机及食物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