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海深着陆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17412.8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孙洪鸣;周悦;姜哲;王彪;罗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威 |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0F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框架 电磁铁 压载组件 压载 履带轮 车体 全海 着陆 起吊组件 浮力材 着陆车 推进器 上浮 抛弃 复杂作业 强适应性 驱动装置 装备技术 深探测 新模式 前部 分设 驱动 移动 考察 | ||
1.一种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框架(13)和履带轮系统(7),两个履带轮系统(7)分设于车框架(13)两侧,且所述车框架(13)内设有驱动所述履带轮系统(7)的驱动装置,在所述车框架(13)内的前部设有一级压载组件,在所述车框架(13)后端设有二级压载组件,所述一级压载组件包括一级电磁铁(27)和一级压载铁(17),且车体海底着陆时一级电磁铁(27)抛弃一级压载铁(17),所述二级压载组件包括二级电磁铁(20)和二级压载铁(22),且车体由海底开始上浮时二级电磁铁(20)抛弃二级压载铁(22),所述车框架(13)上侧设有浮力材(2),且在浮力材(2)中部设有与车框架(13)相连的起吊组件(1),所述起吊组件(1)设有推进器(43),且车体海底着陆或上浮时,所述推进器(43)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系统(7)包括驱动轮(33)、支重轮(32)、托链轮(36)、转向轮(29)、支撑板(35)和履带(38),所述支撑板(35)一端与所述驱动轮(33)相连,另一端设有所述转向轮(29),所述支撑板(35)下侧设有一排支重轮(32),所述支撑板(35)上侧设有一排托链轮(36),履带(38)包裹在所述驱动轮(33)、托链轮(36)、转向轮(29)及支重轮(32)外侧,所述驱动轮(33)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5)下侧设有多个支重轮支架(31),所述支重轮支架(31)呈倒置的V型,且上侧尖端与所述支撑板(35)相连,下端两侧分别与一个支重轮(32)相连,另外在所述支撑板(35)设有转向轮(29)一端设有减震弹簧(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架(13)前端设有采样篮(5)和机械手(6),所述浮力材(2)前端设有车头架(4),所述车头架(4)上设有包括照明灯(39)和摄像头(40)的灯摄系统(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架(13)内部设有多个电子部件,所述多个电子部件包括CTD传感器(15)、高度计(16)、电子舱(25)、电池(28)和驱动器(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材(2)上侧设有超短基线定位装置(14),所述浮力材(2)后端设有车尾架(12),所述车尾架(12)上设有频闪灯(8)、旗标(9)、光纤接口(10)、铱星信标(11)以及包括照明灯(39)和摄像头(40)的灯摄系统(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着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组件(1)包括吊钩、起吊支架(42)、推进器(43)和推进器支架(44),所述起吊支架(42)与所述车框架(13)固连,吊钩设置于所述起吊支架(42)上,且所述吊钩穿过所述浮力材(2),所述起吊支架(42)下侧与推进器支架(44)固连,所述推进器(43)安装在推进器支架(4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威,未经郭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74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用摄像机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作业工具库快速换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