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6342.4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乐庆;狄国标;李群;王彦锋;杨永达;马长文;白学军;马龙腾;王小勇;沈钦义;韩承良;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8;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规格 钢板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轧制工序中,将未再结晶区轧制分为高温轧制工序和低温轧制工序;
所述高温轧制工序包括:
精轧一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900~930℃,要求累计压下率≥15%,且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2%;
所述低温轧制工序包括:
精轧二阶段,采用低温大压下工艺,钢板开轧温度为780~820℃,终轧温度760~780℃;
轧后机后放钢,快速入水冷却;
其中,在未再结晶区轧制之前,所述生产方法还包括: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LF炉和RH炉真空处理;
连铸:连铸坯型,厚度350~400mm,压缩比>3.3,宽度1800~2400mm,展宽比1~1.7,纵轧道次累计压下量≥200mm;
加热制度:将钢坯加热至1150~1180℃,总在炉时间为0.9t~1.3t min,均热段在炉时间≥0.15t min,其中t为钢坯厚度,单位:毫米;
粗轧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1080~1130℃,要求累计压下率≥40%,且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5% ;
在未再结晶区轧制之后,所述生产方法还包括:
水冷及堆冷工艺:开冷温度为750~790℃,终冷温度340~490℃,水冷采用UFC+ACC联动水冷工艺,轧后钢板快速下线堆冷,保证其自回火以及探伤效果;
其中,钢坯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
C:0.050%,Si:0.25%,Mn:1.50,P≤0.012%,S≤0.005,Cu:0.02%,Ni:0.50%,Cr:0.04,Mo:0.14%,Nb:0.02,Ti:0.015,余量为Fe及其它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LF炉和RH炉真空处理,降低O,H有害气体以及S的含量;
连铸:连铸坯厚度为400mm,压缩比为5.7,连铸坯宽度2000mm,展宽比1.2,纵轧道次累计压下量263mm;
加热制度:将钢坯加热至1180℃,总在炉时间为390min,出钢温度为1176℃;
粗轧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1120℃,累计压下率57.5%,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5.7%,一次待温厚度为170mm;
精轧一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910℃,累计压下率为19.0%,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6.3%,二次待温厚度为94mm;
精轧二阶段:采用低温大压下工艺,钢板开轧温度为797℃,终轧温度767℃,轧制目标厚度70mm,轧后机后放钢,快速入水;
水冷工艺:开冷温度为755℃,终冷温度484℃,水冷采用UFC+ACC联动水冷工艺,平均冷却速度7.0℃/s;
轧后钢板快速下线堆冷,保证其自回火以及探伤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LF炉和RH炉真空处理,降低O,H有害气体以及S的含量;
连铸:厚度为400mm,压缩比为4.44,宽度2400mm,展宽比1.17;纵轧道次累计压下量253mm;
加热制度:将钢坯加热至1180℃,总在炉时间为390min,出钢温度为1178℃;
粗轧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1120℃,累计压下率50%,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7.0%,一次待温厚度为200mm;
精轧一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890℃,累计压下率为18.7%,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1.5%,二次待温厚度为125mm;
精轧二阶段:采用低温大压下工艺,钢板开轧温度为820℃,终轧温度783℃,轧至目标厚度90mm,轧后机后放钢,快速入水;
水冷工艺:开冷温度为775℃,终冷温度384℃,水冷采用UFC+ACC联动水冷工艺,平均冷却速度5.5℃/s;
轧后钢板快速下线堆冷,保证其自回火以及探伤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冶炼:采用转炉冶炼,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LF炉和RH炉真空处理,降低O,H有害气体以及S的含量;
连铸:厚度为400mm,压缩比为3.33;宽度2400mm,无展宽;纵轧道次累计压下量280mm;
加热制度:将钢坯加热至1180℃,总在炉时间为398min,出钢温度为1176℃;
粗轧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1120℃,累计压下率45%,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6.9%,一次待温厚度为220mm;
精轧一阶段:采用低速大压下工艺,开轧温度为890℃,累计压下率为15%,最大单道次压下率14.2%,二次待温厚度为160mm;
精轧二阶段:采用低温大压下工艺,钢板开轧温度为800℃,终轧温度775℃,轧至目标厚度120mm,轧后机后放钢,快速入水;
水冷工艺:开冷温度为765℃,终冷温度345℃,水冷采用UFC+ACC联动水冷工艺,平均冷却速度4.0℃/s;
轧后钢板快速下线堆冷,保证其自回火以及探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6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