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发动机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4823.1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武;赵宇峰;姚君韦;刘东;赵福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停缸 发动机 锁止机构 转动 反弹机构 联动 汽车 液压控制系统 停止转动 同步停止 容置腔 缓解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发动机及汽车,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包括转动凸轮轴、停缸凸轮轴、反弹机构和锁止机构;通过发动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推动锁止机构使得停缸凸轮轴与转动凸轮轴产生联动,从而可以通过停缸凸轮轴与转动凸轮轴可以同步停止2、3缸发动机,通过结构简单且耐久度高的锁止机构,缓解了现有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控制难度高,造成成本高,影响推广使用的技术问题;通过反弹机构可以推动锁止机构退回至转动凸轮轴的容置腔,停缸凸轮轴与转动凸轮轴失去联动,停缸凸轮轴停止转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停(闭)缸技术出现已经很久了,以四缸发动机为例,通过停止2、3缸发动机工作,不会影响原有的四缸发火顺序,从而达到一些降低特定工况的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例如长途驾驶工况。
现有技术中,已实现停缸技术目前主要有:1.切换凸轮轴桃子,2.电子气门技术,3.可调滚子摇臂为主流技术。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发动机停(闭)缸技术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现有技术中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该技术结构都比较复杂,控制难度较高,造成成本较高,影响该技术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控制难度高,造成成本高,影响推广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其能够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停缸的凸轮轴,包括:转动凸轮轴、停缸凸轮轴、反弹机构和锁止机构;
所述停缸凸轮轴套设于所述转动凸轮轴的外部,所述停缸凸轮轴与所述转动凸轮轴呈阶梯轴配合,且所述停缸凸轮轴与所述转动凸轮轴为间隙配合;
所述转动凸轮轴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反弹机构和所述锁止机构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沿着所述停缸凸轮轴和所述转动凸轮轴的贴合面延伸设置有开槽,所述转动凸轮轴内部设置有油道,所述油道用于与外部液压系统连通,外部液压系统用于通过所述油道输送液压油,以推动所述锁止机构伸入至所述开槽内,以将所述停缸凸轮轴与所述转动凸轮轴联动;
所述反弹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贴合面的内壁抵接,所述反弹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机构抵接,所述反弹机构具有令所述锁止机构远离所述贴合面的弹性趋势。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凸轮轴包括第一转动凸轮轴和第二转动凸轮轴;
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和第二转动凸轮轴联动连接,所述停缸凸轮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动凸轮轴外部,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凸轮轴的一端呈阶梯轴状,以使所述停缸凸轮轴与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呈阶梯轴配合。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和第二转动凸轮轴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和第二转动凸轮轴通过定位销定位,以使所述第一转动凸轮轴和第二转动凸轮轴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和锁止凹槽;
所述锁止销与所述锁止凹槽连接,所述反弹机构位于所述锁止凹槽内,且所述反弹机构与所述锁止凹槽的内壁抵接,所述锁止销能够插设于所述开槽内,以将所述停缸凸轮轴与所述转动凸轮轴联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销远离所述锁止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尖端部,所述开槽呈渐开槽,所述锁止销通过所述尖端部滑进所述渐开槽内。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销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锁止销均设置于所述锁止凹槽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4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