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12042.9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8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旗凯;盛晓祥;朱振;俞妙春;张晋;俞兴;陈晓平;洪灵;陈源通;王京;陈卸件;胡顺程;朱鑫城;黄兴;曹俊;汪小平;徐悦新;李陈凯;张庆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P2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精加工 生产线 | ||
1.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毛刺机构(d)、涂防锈漆机构(t)、烘干机构(h)、喷码机构(p)、凿平衡槽机构(z)和用于输送转子的输送线(1),所述去毛刺机构(d)、涂防锈漆机构(t)、烘干机构(h)、喷码机构(p)和凿平衡槽机构(z)依次设置在输送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机构(d)包括第一安装架(d2)、用于抬升转子的第一抬升机构、用于打磨转子表面的打磨机构(d5)和用于转动转子的旋转机构(d6),所述输送线(1)上设置有用于打磨转子的打磨工位,所述第一安装架(d2)安装在输送线(1)上,所述第一抬升机构固定在输送线(1)上且位于打磨工位下方,所述打磨机构(d5)和旋转机构(d6)安装在第一安装架(d2)上,当转子到达打磨工位上时,第一抬升机构推动转子上升,带动转子与打磨机构(d5)和旋转机构(d6)接触,旋转机构(d6)转动转子,打磨机构(d5)打磨转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d6)包括旋转电机(d61)和转轮(d62),所述旋转电机(d61)固定在第一安装架(d2)上,所述转轮(d62)安装在旋转电机(d61)上,当转子上升到与转轮(d62)接触的位置时,旋转电机(d61)驱动转轮(d62)转动,带动转子转动,所述打磨机构(d5)包括打磨轮(d51)和打磨电机(d52),当转子上升到与打磨轮(d51)接触的位置时,打磨电机(d52)带动打磨轮(d51)转动,打磨转子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防锈漆机构(t)包括第二安装架(t2)、储漆盒(t3)、刷子(t4)、设置在输送线(1)上方的刷漆工位和用于将刷子(t4)在储漆盒(t3)与刷漆工位间转移的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t2)设置在输送线(1)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气缸(t51)和摆臂(t52),所述储漆盒(t3)固定在第二安装架(t2)上,所述转动气缸(t51)固定在第二安装架(t2)上,所述摆臂(t52)固定在转动气缸(t51)的输出端上,所述刷子(t4)固定在摆臂(t52)上,转动气缸(t51)工作时,将刷子(t4)在储漆盒(t3)与刷漆工位间转移,从而将储漆盒(t3)内的漆刷到刷漆工位上的转子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t4)包括刷漆电机(t41)、皮带(t42)、中心轴(t43)、刷架(t44)和筒刷(t45),所述刷架(t44)固定在摆臂(t52)上,所述中心轴(t43)安装在摆臂(t52)上,所述筒刷(t45)同轴固定在中心轴(t43)上,所述刷漆电机(t41)固定在第二安装架(t2)上,所述皮带(t42)连接中心轴(t43)与刷漆电机(t41)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t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中心轴(t43)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轴承(t61)、连接杆(t62)和限位块(t63),所述刷架(t4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t62)通过轴承(t61)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t6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摆臂(t5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啮合,所述限位块(t63)固定在摆臂(t52)上,所述限位块(t63)限制刷架(t44)的转动运动势,使刷架(t44)在连接杆(t62)转动时,沿连接杆(t62)的轴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平衡槽机构(z)包括搓刀(81)、用于推动搓刀(81)在转子表面凿槽的加工气缸(82)和用于抬升转子的第二抬升机构,所述加工气缸(82)设置在输送线(1)上,所述输送线(1)上设置有加工工位,所述搓刀(81)固定在加工气缸(82)的推动杆上,且位于加工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抬升机构设置在输送线(1)上并位于加工工位的下方,当转子被输送到加工工位后,第二抬升机构推动转子上升,而后加工气缸(82)推动搓刀(81),在转子表面加工出平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硕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0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铆孔冲孔机
- 下一篇:一种成品灯芯柱的组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