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2031.0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东升;王跃前;梁秀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件 轴承 转轴 装配 过程 中的 导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包括:第二插孔,预留转槽,螺纹套筒,压板,锁紧螺栓和后顶座;所述工作台面的底面四角通过四根底脚立柱支撑固定,且在工作台面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能够实现同轴组装,并且插入转轴的装配导向架和放入轴承的装配座均为前后可移动装置,因此对于一些转轴较长的场合应用比较灵活,其中在装配座的后端安装有配合有螺纹顶杆的结构,使装配后的轴承转轴组件可辅助性顶出,从而可以解决轴承与转轴固定后不易整体脱出的问题,结构合理,并且在装置装配座上开设有油道,以及用于注油的油杯结构,可使顶杆顶出配合件时,注油润滑,使最终配合件更顺利的被出料顶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车间轴承与转轴配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及总成等)的装配是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最重要工艺环节之一。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各种零部件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组装成整车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的工艺过程,根据汽车产品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点、质量要求等不同,所采用的装配组织形式也不同。
汽车装配环节中,零部件的装配比较常见的为轴承与连接件的装配,例如轴承与曲轴或转轴之间的装配,其中转轴与轴承之间的装配在同轴度方面要求较高,装配的顺利与否主要由其决定,现有的这一类装配方式多为手动装配方式,特别是汽车修理厂,这种装配方式难以掌握同轴度,使轴承与转轴装配时,发生错节卡压,影响装配速度,并且一旦同轴度达不到要求,再次拆装又显得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这一类装配方式多为手动装配方式,特别是汽车修理厂,这种装配方式难以掌握同轴度,使轴承与转轴装配时,发生错节卡压,影响装配速度,并且一旦同轴度达不到要求,再次拆装又显得比较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汽车零件轴承与转轴装配过程中的导向装置,包括底脚立柱,工作台面,第一滑槽,螺杆,装配导向架,手轮,插套,第二滑槽,装配座,浸油杯,功能套,顶杆,第一拐臂把手,第二拐臂把手,第一插孔,第二插孔,预留转槽,螺纹套筒,压板,锁紧螺栓和后顶座;所述工作台面的底面四角通过四根底脚立柱支撑固定,且在工作台面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分别配合有装配导向架和装配座,其中装配导向架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配合在螺杆上,而装配座是通过滑轨的方式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所述螺杆通过轴承座贯穿在第一滑槽上,且螺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拐臂把手;所述装配座的后端面装配安装有带有内螺纹的功能套,且在功能套内螺纹配合有顶杆,且顶杆的最外端焊接有第一拐臂把手;所述装配座的一边安装有压板,且压板上贯穿有使装配座滑动距离后实现位置锁定的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的顶面,第二滑槽的相临位置开设有一排圆形孔,且在这些孔内均镶嵌有圆柱形的插套。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导向架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插孔,且第一插孔与装配座上开设的第二插孔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导向架自上向下开设有圆形孔,且在圆形孔内贯穿有一根螺纹套筒,且在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有一根带有手轮的螺纹插柱。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座的顶端自上向下贯穿有一道浸油孔,且在浸油孔的顶端又安装有一处漏斗状结构的浸油杯。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座上所开设的第二插孔内,设有阶梯状结构的内圈,在此命名为后顶座。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套的内孔与第二插孔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的一端开设有预留转槽,且预留转槽所在的位置位于第一拐臂把手的底侧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2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体和阀芯高精度一体化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出四管片式换热器自动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