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9995.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宇;尹佳祥;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英智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1 | 代理人: | 刘丹妮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基四棱台状 微型 阵列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常规的硅基微型通孔需要激光打孔技术串行操作、激光按照轨迹扫描不同,本方法通过光刻及干法刻蚀工艺加工孔阵列是并行的,可以同时加工出阵列中所有的孔,加工效率高,孔与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孔型精确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激光打孔是最早达到实用化的激光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体系。硅基片微型通孔是指贯穿硅片的孔径在微米量级,是微机电系统和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基础工序之一,尤其针对当前器件尺寸的微型化、元件的高密度化和系统的高集成度化,微型通孔在传导信号方面更有其用武之地。通过激光打孔技术得到的硅基微型通孔已经在微电子集成、光电子集成、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领域的穿孔电极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但激光打孔是串行操作,一般是利用脉冲激光,靠热效应将孔烧蚀而成,对于大规模的孔阵列加工,其效率较低。另外,其加工出的孔通常是圆锥形的,更重要的是对于孔与孔之间相对位置的精确度完全靠进给机构保证,在孔阵列加工时易产生累积误差。硅基片微型通孔孔型和孔阵列不仅可以应用在微电子集成、光电子集成、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领域的穿孔电极等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微纳流体力学、过滤、微喷嘴、生物芯片以及导散热器件等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硅片上制备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硅基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硅基四棱台状微型通孔阵列,所述硅基为硅片,所述四棱台状微型通孔呈间隔阵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硅片的厚度为190μm~210μm,最优选为200μm;
更优选地,所述四棱台状微型通孔的间隔为50~200μm,优选为50~100μm,最优选为60μ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微型通孔阵列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掩膜版;
(2)选择硅片基片;
(3)硅片一面涂胶、曝光、显影;
(4)坚膜;
(5)硅片另一面涂胶、曝光、显影;
(6)坚膜;
(7)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技术进行双面刻蚀;
(8)去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掩膜版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铬版、菲林阴片,优选为铬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硅片基片的为双面抛光。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胶为正性光刻胶,所述硅片的涂胶的厚度为3.5μm,优选地,对涂胶后的硅片进行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80~120℃,优选为100℃,所述烘干时间为2~10min,优选为5min;
所述曝光条件为紫外光,所述曝光时间为10~20s,优选为16s;
所述显影时间为1~5min,优选为2min;
优选地,对显影后的硅片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再使用氮气吹干。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和步骤(6)中,所述坚膜温度为100~250℃,优选为180℃;所述坚膜时间为10min~30min,优选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9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铜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半导体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