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8862.0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5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刚;彭天恒;李明富;李泉;姜胜强;刘思思;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F15B21/08 |
| 代理公司: | 43108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颜昌伟 |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液伺服阀 油泵 电磁开关阀 压力传感器 变量活塞 电液 压力补偿控制 节流阀 支管 自动变速器控制 离合器连接 测量数据 控制补偿 油箱连接 离合器 换挡 出油口 进油口 无杆腔 杆腔 油箱 进口 连通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包括PID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电液伺服阀、油箱、油泵、变量活塞、电磁开关阀、节流阀及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和电液伺服阀分别与PID控制器连接;油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接;油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磁开关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设有一支管,支管分别与变量活塞的有杆腔及电液伺服阀的两进油口连接;电液伺服阀的出油口与变量活塞的无杆腔连通;电磁开关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离合器连接,该管道上设有节流阀。本发明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控制补偿压力的大小,提高了电液模块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换挡品质;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液模块压力补偿控制系统,用于自动变速器受到污染颗粒磨损导致其压力调节阀或蓄能器调节精度不够甚至失效的情况。
背景技术
在车辆传动系统中,由于液压、液力传动、控制、润滑等共用同一油源,且驾驶情况复杂多变,容易导致油液污染。液压滑阀配合间隙中的流动特性对滑阀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液压油中的污染颗粒悬浮在油液中进入配合间隙,以冲蚀、疲劳磨损、粘着磨损、三体磨损等磨损机理使液压滑阀摩擦副磨损加剧,造成液压滑阀泄漏量增大,油压损耗,从而对滑阀的控制特性和工作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压力调节阀受到污染颗粒磨损会导致其压力调节精度不够甚至失效的情况。
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蓄能器摩擦副动作频率高,又因活塞与配合基体同轴度偏差和材料受热膨胀,在很大程度加剧了磨损;进入其配合间隙的污染颗粒同样会造成其严重磨损。当间隙磨损体积过大,泄漏量也将过大,造成离合器的结合压力达不到目标结合值。
在污染条件下,压力调节阀或蓄能器由于泄漏量增大调节功能受到抑制,输入到离合器装置的液压油压力难以达到离合器的目标结合压力,因此发生过不少车辆换挡不平稳甚至失效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运用合理的压力补偿技术和系统,并考虑此系统的经济性、可行性、可靠性,提高电液模块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换挡品质。压力补偿控制系统对提高车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考虑电液模块受到污染颗粒磨损导致输出油压减小的不利影响,能为离合器装置提供精确压力补偿值的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包括PID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电液伺服阀、油箱、油泵、变量活塞、电磁开关阀、节流阀及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和电液伺服阀分别与PID控制器连接;油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箱连接;油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磁开关阀的进口连接,该管道设有一支管,支管分别与变量活塞的有杆腔及电液伺服阀的两进油口连接;电液伺服阀的出油口与变量活塞的无杆腔连通;电磁开关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离合器连接,该管道上设有节流阀;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离合器的进油口处。
上述的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中,油泵的进口与油箱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过滤器。
上述的电液模块的压力补偿控制系统中,油泵的出口与电磁开关阀的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另一支管连回油箱,该另一支管上设有电液比例溢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控制补偿压力的大小,在污染条件下仍能保证离合器的液压油压力,提高了电液模块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换挡品质,对提高车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8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