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7306.1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正;李新跃;张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7/06 | 分类号: | G01C7/06 |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悦声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仪 巷道断面测量 巷道 临时固定 水平校准 巷道中心 测量 垂直方向断面 尺寸位移 垂直交线 位移变形 巷道断面 准确读数 测量井 点位置 端头 交线 锚杆 挂钩 悬挂 | ||
一种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及使用方法,适用于测量井工开采的巷道断面尺寸位移变化时使用。将挂钩部分悬挂于特制锚杆的端头部分,随后对十字测量仪相应方向的测尺通过测尺控制部分进行临时固定,同时实现四个垂直方向测尺的临时固定,随后调整水平校准仪部分,完成测尺四个方向的完全固定,最后实现巷道中心点四个垂直方向断面尺寸的准确读数。该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测尺可同时向四个垂直方向进行测量,实现两条交线准确确定巷道中心点位置进行测量,并设有相应的水平校准仪,保持十字测量仪始终位于巷道的垂直交线位置,即巷道的中心,更准确的实现巷道位移变形量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及使用方法,属于巷道断面位移变形量测试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井工开采的井巷工程中,为实现对开挖巷道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其中对于巷道变形量的数据分析,是一种较为直观和直接的方法。对巷道表面位移变形量数据的掌握,是对评估巷道变形状态的重要前提。因此,一种适应于井工开采测量巷道断面位移量的方法和仪器,是跟更好服务现场、指导生产重要助力。
现有的巷道断面测量装置,不能够实现断面四个方向的一次测量,对于位移测量过程中的读数以及测点的对应,将产生较大的误差。当使用普通的测量工具,任何不平直的测量都将产生误差,而对于巷道的表面位移,其变化的位移量一般为毫米级别,因此存在误差的数据,对于现场的工程实践以及实验现象的反馈都将产生较大的偏差,极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代化矿井逐步走向精准化和安全高效化,因此要求对于巷道的安全使用也成为井巷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测量巷道表面位移是评估巷道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缺少一种能够实现巷道表面位移精确测量的仪器,使得巷道断面位移实现在毫米级的精确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精确度高的一种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及使用方法。
针对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包括挂钩、测量尺、水平校准仪、把持平稳器、测尺控制器、外壳和外部保护结构;
所述外壳包括正方体结构的正面壳和背面壳,外壳部分的外侧设有外部保护部分,外部壳内中间的框架部分中央设有水平校准仪,外部壳内围绕水平校准仪四周分别设有四组测量尺,所述测量尺头部设有挂钩,外壳部分的四面外侧分别设有设置卡扣部分的开孔,
所述水平校准仪包括设置在中间的框架部分,框架部分中部设有菱形空间(20),在菱形空间(20)两侧内设置有的支撑部分;支撑部分上设有气泡水平仪,气泡水平仪通过支撑部分与外壳部分连接成为整体;
所述测量尺为弹簧片卷尺,包括刻度尺、弹簧片和框架部分,刻度尺的头部为挂钩,挂钩头部设有卷曲结构的外部保护部分,挂钩的外部保护部分下方设有前段挂钩,挂钩尾部设有卡箍部分,并利用卡尺衔接部分与刻度尺固定连接,前段挂钩中为镂空结构,背部壳外侧正中央设有把持平稳部分;
所述测尺控制器包括锲形条部分和控制扳手部分,所述锲形条部分位于框架部分的刻度尺出口通道内,用于固定/松开刻度尺;所述控制扳手位于外壳部分的表面,尾端与锲形条部分连接。
所述外部保护部分为弹性橡胶材料贴附于巷道断面测量的十字测量仪表面,边角均使用圆角化处理。
所述外壳部分主要由塑料制品组成,包括正面壳部分和背面壳部分,所述外壳部分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设有出口以及挂钩的卡扣部分。
所述前端挂钩为半U型结构,所述卡箍为向卡尺衔接部分衔接部分10°偏移的结构,所述偏移部分的卡尺衔接部分为挂钩尾端开口为椭圆形的结构。
所述测量尺刻度尺按照需要分为公制刻度和鲁班制刻度;所述弹簧片部分共有4个,嵌入框架部分与刻度尺部分之间;所述框架部分共有4个,位于外壳的内部,为似外壳的偏移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7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