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06563.3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明;王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67/02;C08L67/04;C08L29/04;C08L5/08;C08K13/06;C08K9/06;C08K3/34;C08K3/36;C08K3/22;C08K5/19;C08K5/55;C08J5/18;B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包装薄膜 可降解 抑菌 制备 琥珀酸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食品包装领域 农作物秸秆 四氟硼酸盐 透湿透气性 苯甲酸钠 二氧化硅 甲基咪唑 聚乙烯醇 可降解性 力学性能 茶多酚 分散剂 海泡石 聚乳酸 抗菌性 壳聚糖 氧化锌 异丙醇 重量份 氧化物 吗啉 乙基 应用 | ||
1.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50-80份、琥珀酸苷10-20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20份、聚乳酸12-22份、聚乙烯醇8-16份、海泡石6-12份、氧化锌5-10份、二氧化硅8-1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4-8份、分散剂3-8份、茶多酚8-16份、壳聚糖10-16份、苯甲酸钠9-15份、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15-30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9份、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7份、异丙醇8-14份、水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农作物秸秆65份、琥珀酸苷1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5份、聚乳酸17份、聚乙烯醇12份、海泡石9份、氧化锌8份、二氧化硅1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6份、分散剂5份、茶多酚12份、壳聚糖13份、苯甲酸钠12份、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23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7份、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5份、异丙醇11份、水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的含水量为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为经粉碎后过100-200目筛的原料。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农作物秸秆加入到20-40%的NaOH水溶液中,在30-40℃的温度下搅拌处理2-4h,通过抽滤获得沉淀物,并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3-5次,洗涤完后将混合物抽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加入到由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水、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异丙醇、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温度缓慢升至40-60℃,保持此温度搅拌混合6-10h,制得混合物A;
(3)向混合物A中加入琥珀酸苷,将溶液pH调节到7.5-8.2,在60-80℃的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4-6h,获得混合物B;
(4)将海泡石、氧化锌、二氧化硅进行混合,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5-30%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在pH调节到8.0-8.5温度为50-70℃的温度下的条件下反应1-2h,通过离心去除上清获得沉淀颗粒,然后用等量水将沉淀颗粒重悬,然后向重悬液体中加入分散剂,将其放入超声仪上超声分散10-20min;
(5)将步骤(3)制得的混合物B与步骤(4)处理的填料进行混合,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8h,然后加入剩余原料,在室温下超声处理30-50min,再在真空度为-0.1MPa下脱泡20min,得到混合物C;
(6)将混合物C倒在60-80℃温度的玻璃板上,用刮刀刮制平板膜,再将制好的薄膜浸入去离子水中5-10min进行固化,将固化后的薄膜用去离子水清洗再经甘油水溶液塑化处20-40min,最后贴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制得抑菌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65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缓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山核桃壳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